央视的综艺主持人大赛没有掀起多大的波澜,不温不火地装点在新年的众多节目之中。连着看了三场,似乎也没有多少的惊喜。可能是没有太喜欢的选手吧,原本期待的主持人马东也未能出现,舞台似乎冷清和平淡了许多。Kurt还是一如既往的对张宇很“痴迷”,鉴于kurt的关系,再加上我观察张宇是个有些内向也挺朴实的人,对她还是很有好感的。不过,张宇的普通话似乎还需要磨练,总能听出一些地方腔,底气也显得有些不足。有kurt这样的粉丝支持她,再加上她的资质,应该会越来越棒的。
李思思的表现真是不敢恭维。尽管是北大才女,但在舞台上总是像个小女孩,面对采访嘉宾总是一副小女孩的状态,显得很不成熟。主持是需要经验和阅历的积累的,还在学校读书的李思思很难跨经验缺乏的障碍,这是需要时间的,不是知识和学历就可以解决的。与李思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王燕。尽管王燕已经在第二天的比赛中被淘汰,但她丰富的主持经验和敏锐的思维依然让她光芒四射。其实,提前落马只能说明王燕并不适合央视的综艺节目主持,因为她不是传统的“中规中矩”,不是只会背词的花瓶;她是一只灵动的兔子,应该在更开放的地方奔跑驰骋。一年多前王燕还在旅游卫视主持宠物节目的时候,总是能够在主持串词上有自己的发挥,显得很机灵并不失可爱。她的魅力是来自于聪明的,这样的女主持人是很难得的。和宠物节目的编导在一起聊天时,他们也都很喜欢王燕,合作态度好,现场机灵的表现也能给节目添色。是个不错的主持人。所以,王燕不用过于在乎这次的央视综艺主持选拔,她应该拥有更适合自己的平台和节目类型。
“规矩”似乎对于央视的综艺主持很为重要,尽管综艺主持原本应该是个性鲜明,不拘一格。但也许就是要保持自己中央媒体的范儿,就是要让站在他们那方舞台上的人都是很“规规矩矩”的样儿。所以说,央视是不需要吴宗宪蔡康永这样的人,也不需要何炅汪涵,更不要说陶晶莹之类的了,当然,央视也造不出这些经典们,咏叹调和街头流行之间的鸿沟就是这么大?!
于丹成了央视的新宠,在比赛中滔滔不绝地点评着。那话说得啊,真是深刻,真是难懂,真是让我听了好累。一直以来,我都是很爱学理论的人,但在于教授的口水中,我的心败下阵来。仿佛回到了最艰涩的传媒理论课堂,只有屏住鼻子的呼吸,张开嘴巴,紧锁眉头,脑袋高速转动才能明白其中之意。我向来认为,真正的学术大师是深入浅出的,再深奥的理论和难懂的公式定理,一经过大师的解释,都是那么的易懂,很贴近你的生活和常识。最可怕的学者就是把原本很简单的道理解析得很复杂很晦涩,让人只能仰视而望,却剥夺了他人理解和应用这些理论的权力。尤其是人文学科,尤其是传媒专业,何必要把什么东西都说得事事儿的呢?大众媒体是属于大众的,主持人也是属于大众的,每一个节目更是属于大众的,干吗非要说大众听不懂的话呢,我的天哪!
董卿怎么变得心不在焉了呢?对于很多该接的话,该有的反应,该流露的情感,为什么都拒绝给予呢?在这些选手这些后生力量的面前,理应有个老主持人的样子,为什么反而不卖力干活了呢。董卿是不是太红太忙了,都没有时间停下来想想自己的状态,想想该如何进步。不过也是,人家都主持春晚了,也就算是央视的当家花旦了,还需要进什么步呀,原地踏步就足够了。不过要留心,原地踏步也要踏好了,否则就要退步了。董卿的《欢乐中国行》我几乎每期都看,实在受不了她一遇到港台歌星就变腔变调的说话,实在是让人不忍听下去。拜托,不会很嗲的装港台腔,就别装了,字正腔圆的说话其实就挺好的,起码挺适合你的,港台歌星不会因为你说了一口标准的普通话而看不起你,也不会因为你不伦不类的装了两句港台腔就觉得和你很亲近。当然了,如果实在想装,拜托也先去听听林志玲曾宝仪,看看人家是如何让人舒服的发嗲的,哪怕是学上点皮毛也够你用上一阵了。在这一点还真是不如朱军呢,人家起码一直坚持着说标准的普通话,并顽固的保持着没有文化的煽情,坚持着故作深沉的艺术家样儿,还出其不意的自告奋勇挥墨出两个不知是真是假的“超然”的大字。真是人比人,吓死人呀。
唉,呜呼哀哉,央视的综艺主持大赛,央视综艺主持的今生后世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