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心映草场 实干践新程
“实干为民”,聚焦发展 ——
乡镇场里维吾尔族群众占比高,他们世世代代有着食用牛羊肉的生活传统,猪肉从不进入日常膳食。对这里的老乡来说,牛羊是炕头的暖、灶上的香,是日子里最实在的盼头;对区域发展而言,畜牧业更是最该抓牢的经济增长点,是牵动万千家庭生计的
“钱袋子”。
接到调任畜牧兽医局局长的通知时,张磊手里还攥着那张翻得边角发卷、纸面泛旧的巩乃斯地图 ——
红笔圈过的托管班旁,他总能想起维吾尔族老乡艾力江拉着他的手不肯松开的模样:粗糙的掌心带着草原风沙磨出的硬茧,蹭过他的胳膊时有点发涩,用带着浓重口音的汉语反复念叨:“张干部,要是牛羊能不得病、出栏时能卖上好价钱,我们这日子就真的更稳当咯!”
如今岗位转向畜牧领域,他没敢凭 “挂职时懂点皮毛” 自满,反倒在新笔记本的第一页,用粗黑的钢笔写下 “从零学起、向民问计”
八个字,笔尖落下的每一笔都格外用力,藏着对老乡们那句嘱托沉甸甸的记挂。
上任第一周,调研的脚步就没歇过。天刚蒙蒙亮,晨露还凝在草原的牧草尖上,泛着清冷的光,张磊就裹着厚外套,跟着兽医站的老周往艾力大叔家赶。一进牛圈,淡淡的苜蓿草香混着牲畜特有的温热气息扑面而来,艾力大叔蹲在小牛犊旁,手里攥着半块干馕,指腹轻轻摩挲着牛犊蔫蔫耷拉的耳朵,眉头拧成个疙瘩,语气里满是心疼:“去年口蹄疫闹得凶,我家三头牛没保住,那些天夜里翻来覆去睡不着,心疼得根本合不上眼。”
张磊也蹲下身,顺着牛犊的脊背轻轻摸了摸,指尖能触到牲畜温热的体温,他把 “增加牛圈消毒频次、完善疫病预警机制”
一笔一画记在本子上,字迹里裹着对老乡的牵挂;午后的草原风裹着细沙砾吹在脸上,有点疼,他跟着草原站的古丽大姐深一脚浅一脚地丈量草场,脚踩在没过脚踝的牧草里,裤脚沾满了草籽和泥土,听古丽大姐指着连片泛黄的草尖叹气:“这片草场的载畜量快超了,再这么过度放牧,明年老乡们的牛羊就没好草吃了,到时候可咋整?”;傍晚守在动物防疫检疫点,看着工作人员给运输的牛羊做检测,维吾尔族养殖户古丽大姐急得直搓手,语速也比平时快了些:“检疫流程要是能再快一点就好了,羊运到市场还能多卖些新鲜价,晚了肉不鲜,就不赶趟了。”
十五个乡镇场,他用整整一个月跑了个遍,笔记本上记满了密密麻麻的标注,连维吾尔族老乡常用的方言术语都细心标了拼音:“阿瓦提乡缺防疫喷雾器”“兰干乡老乡急需西门塔尔改良种牛,养殖户一户至少一头”“执法队下乡必须带维汉双语技术手册,字要印大些,方便老人看”——
局里办公室的台账、改良站的种畜档案、执法队的下乡记录,他都一页页翻、一桩桩问,连数据小数点后的数字都不放过,摸得比自家的账本还要清楚。
调研结束后,张磊着手调整局里各科室负责人。有人趁着送文件的间隙,凑到他办公室私下劝:“张局,科室调整还是多平衡下各方关系,别太较真了,免得得罪人。”
他却没听这话,直接把科室骨干、乡镇站的工作人员都召到会议室,桌上摆开一摞摞写满红笔批注的调研笔记,声音坚定:“咱们选负责人,不看虚头巴脑的资历,不看谁会说漂亮话,就看两点
—— 能不能扛事,能不能真真切切帮老百姓解决难题。”
兽医站的老站长马合木提,在基层干了整整二十年,手里救过的牛羊数都数不清,能装满半个草场,却因为不善言辞、不会
“来事”,一直没得到提拔,平日里总是默默守在兽医站。张磊走到他身边,把防疫科科长的任命书递过去,手掌轻轻拍了拍他的肩膀:“马站长,你手上的老茧、老乡们嘴里念着的你的好,这才是最硬的资历!”
老站长接过任命书时,指节都攥得发白,粗糙的手掌在纸页上轻轻蹭了蹭,像是不敢相信,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张局长,您……
您这是真懂我们基层人的苦,真把老乡的事当成自家事在办啊!”
改良站的年轻技术员小李,常年泡在维吾尔族老乡的养殖场里,晒得黝黑,连给种牛做检疫时,都能用简单的维吾尔语跟老乡唠几句家常,老乡们都愿意跟他交心。张磊破格提拔他当技术科负责人,让他牵头推进
“良种推广” 工作 ——
小李攥着任命书,眼里亮得像有光,腰杆挺得笔直:“张局,您放心!我保证把最好的牛种,送到每一户维吾尔族老乡家,让大家的牛羊都长得壮壮的!”
团队理顺了,张磊又牵头制定畜牧产业五年发展规划。他把调研时记下的老乡需求一条条拆解开,像梳理自家的事一样细致,还特意从兰干乡、阿瓦提乡请了两位年过六旬的维吾尔族老养殖户
——
吐尔逊大爷和热依汗大妈来局里提意见。老人坐着班车来,手里还拎着自家晒的杏干,张磊赶紧给他们倒上热茶,拉着老人的手听他们说心里话。针对
“防疫难” 的问题,规划里明确要建 3 个区域性动物防疫中心,每个村都配一名懂维汉双语的专职防疫员,确保老乡们遇事能
“喊得应、找得到人”,不用再跑冤枉路;针对 “养殖技术落后” 的痛点,提出 “每月送课下乡”
计划,技术员要手把手教老乡配饲料、防疾病,连 “怎么给牛羊搭过冬暖棚、冬季饮水怎么防结冰、怀孕母羊怎么照顾”
这种细节都要讲透,还得现场演示;针对 “草场退化” 的困境,敲定 “生态养殖试点”
方案,既要保住草原的绿,让牧草能重新长起来,又要让牛羊长得壮,不耽误老乡增收,还特意给维吾尔族聚居村的合作社留了优先试点名额,让大家先尝甜头。规划稿前后改了八遍,每一遍他都拉着科室负责人、乡镇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还有吐尔逊大爷他们一起讨论,生怕漏了任何一个老乡的诉求
—— 有次改到深夜,办公楼里的灯只剩他这一盏,暖黄的光映着笔记上 “古丽大姐希望有饲料补贴” 的红笔标注,他又在规划里补充了
“民族地区养殖户饲料采购优先享受 30% 补贴,凭户口本就能申请” 的条款,反复核对后,才放心地合上本子。
规划要落地,缺资金、缺项目是绕不开的难题,张磊成了局里最
“忙的赶路人”。拉上熟悉门道的同事,每个月都要往省里跑好几趟,皮鞋磨破了鞋边,他就换双新的继续跑;公文包的边角被旅途的风尘蹭得发白,里面总揣着厚厚一摞材料:有维吾尔族老乡的养殖账本复印件,上面用铅笔歪歪扭扭记着每一头牛羊的出栏时间、防疫开销,还有卖牛的收入;有草场退化的实地照片,枯黄的草甸和老乡焦虑的神情格外刺眼;还有他亲手画的
“项目落地效益图”,用红笔标着每一户老乡能增收多少,算得清清楚楚。有次为了争取 “西门塔尔良种繁育基地”
项目,他在省畜牧局办公室外等了三个小时,从下午等到天黑,直到下班铃响,才快步上前拦住正要离开的负责人。走廊里灯光昏黄,他双手捧着项目方案,指着因为反复翻看已经有些发皱,声音带着激动,也有些沙哑:“领导,这项目真不是为了政绩,您看这账本、这照片,都是老乡们的心里话!是为了让老乡们能踏踏实实地过日子,让他们的牛羊能多卖钱啊!”
负责人看着他眼里的光,又翻了翻方案里夹着的几十位维吾尔族老乡的签名,名字上还按着手印,轻轻叹了口气:“你这是把老百姓的事刻在心里了,这项目我帮你争取!”
终于,一个个项目在草原边上落地生根,开出了
“致富花”:招商引资两千万的饲料加工厂建在了城郊,离老乡家近,维吾尔族老乡买饲料能省三成钱,古丽大姐拉着技术员的手,眼角笑出了细纹,手里还拎着刚买的饲料袋:“以前买袋饲料要骑电动车跑几十里路,冬天冷得手都僵了,现在家门口就能买,还便宜,真是太好啦!”
西门塔尔良种繁育基地引进了优质肉牛,犊牛成活率一下子提高了十五个百分点,艾力大叔拉着张磊往屋里去,灶台上的铝锅正冒着热气,掀开盖子就是喷香的手抓肉,油星子还在滋滋响:“张局长,你看我家这牛长得多壮!今年肯定能多赚不少钱,你可得尝尝我的手艺,这肉香得很!”
3
个防疫中心投用后,动物疫病发病率降了近一半,双语防疫员走村入户时,老乡们总往他们兜里塞馕、递奶茶,热依汗大妈还会拉着他们的手,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说:“你们就像自家娃娃一样,比我们还操心牛羊的事,真是谢谢你们!”
有次张磊去调研,艾力大叔拉着他蹲在草场边,指着远处慢悠悠吃草的牛群,牛群在绿油油的草场上散开,像撒了把黑豆,他先用维吾尔语说了句
“亚克西”(好),又用不太流利的汉语补充:“以前养牛就像走钢丝,怕生病、怕卖不上价,心里总悬着,现在有你们帮着防疫、给技术,我们心里踏实得很!”
张磊接过艾力大叔递来的热奶茶,搪瓷杯的暖意顺着指尖传到心里,暖得发烫 ——
忽然想起在巩乃斯的那个清晨,老乡递来的带露草莓也是这样的温度,凉丝丝的甜里裹着心意。原来无论在教育局还是畜牧局,“为民”
两个字,从来都是用实干一点点焐热的,从来都藏在和老乡手牵手、心贴心的牵挂里。
那天晚上回到办公室,张磊又对着墙上的地图发了会儿呆。巩乃斯地图旁,新挂的全市畜牧产业分布图上,蓝笔圈着的饲料厂、防疫中心、繁育基地,像一颗颗星星,在草原上点亮了维吾尔族老乡的致富路。他伸手摸着地图上草原的标记,指尖轻轻拂过那些熟悉的名字
—— 兰干乡、阿瓦提乡,轻声自语:“艾力大叔、古丽大姐、吐尔逊大爷,当初你们的念叨,总算有了回音。”
窗外的月光洒在地图上,把红蓝相间的坐标照得格外亮 ——
他忽然想起古丽大姐上次硬塞给他的那袋风干肉,肉质紧实,还带着草原的咸香,他回家煮了,一家人都夸好吃;想起艾力大叔竖大拇指说 “亚克西”
时,皱纹里都裹着笑意,眼里满是满足;想起马站长递来的那杯热茶,茶叶是自家炒的,带着淡淡的焦香,喝着暖心。这些细碎的温暖,像一束束光,照在他心里,成了他守着初心往前走的底气。原来每一个岗位的价值,从来都不在职位高低,而在能不能为百姓多办一件实事,能不能让老乡的笑容里多一分踏实、多一分甜。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