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2025-11-03 08:27:43)
标签:

银杏

婚房

小龙虾

故乡

酸枣

分类: 【行者记】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回去是连阴天,还有些雨。老爹老妈说已经好久了,整个都淹掉了。三妹是做农机的,说,都下不去地,好多稻谷、苞谷、花生都泡在地里,长芽了。声声惋惜之中是对农民生活不易的叹息。

媳妇是要去老村里走走的,在老屋里待一下,再去地里转一圈,最好能够去山里再走一走。每次回去,这像一个程式一样,是媳妇的标配。我就随着她在左拐右拐的村路上拐来拐去,推开爬满蛛丝的院门和窗台,一个房间一个房间的站一站。尽管这不是我生活的地方,但我毕竟在这里住过,我熟悉那个院门,熟悉那门前的酸枣树,院子里的石榴树,院后的银杏树、菜园子和竹林,还有邻居家窜出来老高的柿子树。我在宜城的第一个落脚地是这里。楼上的最头上的那间房子也是我们的婚房。这些都在我的记忆里,只要站在那里我就会想起。

一进村,我就会问香伯伯,我不知道他的名字,只知道我曾经给他卷过旱烟,我唯一的一次尝试。烟叶是香伯自己种的。我也记得我和媳妇结婚时,院子里的那副大对子也是老爹和香伯一起想出来,然后由老爹亲书的。记得当时我和媳妇一进院子,老爹就说快看看写的咋样。其实当时作为新女婿的初次上门,紧张过度,哪里记得住写的是什么,只是嘴巴不停地说着“写得好,写得好”,但我记住了老爹、香伯他们的笑脸。媳妇说,香伯伯前两年走了。我心里顿时有些索然。路过他的院子的时候,心里有些心酸。有些人,不见得做了特别的什么,但却很温暖。

小院很久没人住了,前些日子说租给别人住。我心里还是挺高兴,房子有人住,就有人气儿,就能长久。没人住,慢慢就老了。可是后来院子到底是没有租出去,三妹嫌麻烦。院子现在被小姑用来放粮食,大门过道里放的新下的稻谷,院子里晒了一点新挖的花生。我们踩过稻米进到院里,打开渐渐老色的正门,有一股许久没人进来的味道扑面而来。正厅里的条几上依然摆放着我们的结婚照,媳妇她们姊妹三个不时发出一声惊呼,像发现新大陆一般发现着这个老屋。媳妇从楼上的抽屉里发现了写了祝贺的红包和卡片,记忆也许随着那些老物也就更加生动。我则推开后面的窗,看着对面的那株高大的银杏树,初见面还没这么壮硕,一转眼就这么大了,而且硕果累累垂垂。但当年的菜园子已经成了一片荒草,荒草之后的那片翠绿的竹林前些年也被挖掉了,现在看上去有些凋败。后来跟老妈聊天中知道,银杏树也分公母,所以前面邻居家的银杏树不结果子,我们家的这株却结了很多。

门前的酸枣还不能吃,而且今年结的果子不太多。原本空旷的前面场院被跺起了很高的草垛,一下显得很狭小,加上雨水泥泞,竟然没有下脚地了。三妹二妹她们嫌蚊子太多,开车回去了。媳妇还想去地里看看。我便跟她一起往后面走。

路上有人认出了媳妇,媳妇却有些茫然,不好意思自己没认出来。时间慢慢改变了我们的面容,但记忆却在深处久久不歇。当自己的名字被突然喊起的时候,那种亲切足以让一个常年在外的人热泪盈眶。

跨过那条被媳妇念叨过无数次的小河沟,小河沟从山上汇水而下直通汉江,但今天看来,那就是一道沟,一跃而过,窄小到不能再小。但那条沟里,留下了媳妇很多记忆,比如钓小龙虾、抓鱼、洗衣服。顺着河沟两边都是田野了。在外面是一道高速,高速后面仍然是田野,那是媳妇口里的“北湖”。

河沟两侧的庄田都已经收割过了,新割过得稻茬是黄色的,绿色、土色成为一条条明艳的色带,错总在视野里。这边盛行养牛,所以田野里也满是牛粪的味道,但并不是很刺激,倒是让我有种很久违的感觉,农家的感觉。路面上不时爬过一条黑色的多脚虫,匆匆忙忙的,好像它们也在赶生活一般。稻茬儿里全是水,看得出这应该是机器抢收的稻田,看着那个场景,真得心中只有一种万幸,他们还收获了。听乡民说,北湖还有好多没收的。这样的天,这样的地,不知道什么时候可以收,还能不能收。尽管是阴天,乡民们还是赶紧到地里拔花生了,一垄垄拔出来,晾在地里。有的是全家老少齐上阵,有的就是单枪匹马,我和媳妇是最大的两个闲人,风吹过头发,闻到的是久违的泥土的气息。

北湖我们没有去,因为路太难走了,泥泞得不行。山我们也没有去,因为我闹肚子,我们只走过那个高速桥那边的一道水渠。路边开满了野花,红色的、紫色的、黄色的、白色的,一簇簇开得格外生动活泼。大部分不知道名字,还扫了一些名字,但回头就又忘记了,也许也没有哪位农民记得他们的,关注过他们,也许那天被关注了就会被毫不客气地拔去。“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它们只是为了它们的生命,不肯辜负的生命,也不能错付的生命,所以它们在寒风里,不惜余力地绽放着自己。

我们回家了,老爹已经准备好了饭,香喷喷的,满满家的味道。

再记点小插曲,我们是两台车去老屋的,结果媳妇前头开车居然怪错了路口,三妹赶紧打电话让她转出来。我们都笑她:自己家门口都不记得了。城市在变,乡村也在变,我有时回自己老家也会有种恍惚,似乎是这个路口,似乎又不是这个路口,所以一上车我就会跟别人说到哪里哪里提醒一下。

故乡的路,你还记得吗?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襄阳】故乡的路,心里的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