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倒岩与大圣之眼是紧邻,难怪传说中孙悟空和牛魔王拜把子呢。现实就是这么神奇,牛倒岩就紧挨着大圣之眼。但这是贵州的紧挨着,那样的山地,爬来爬去也得花时间。
第二个补给点处,左手通大圣之眼,右手通牛倒岩。与大圣之眼一样,去牛倒岩也可以从第二个补给点处走大路,然后绕着天坑走下去,前面有拦路,可过人,尽头转土路下到牛倒岩溶洞。也可以直接走小道,翻山过桑葚林然后下到天坑。我们进去走的是大路,但出来的时候走的是小道。
牛倒岩也称龙养天坑,至于这个天坑属于哪种类型,那就不得而知了。坑很深,牛倒岩因为形状酷似一头牛卧倒的样子而得名,其实对于我这种对牛比较陌生的游客来说,感觉它的洞口更像一副硕大的太阳镜,酷酷的挂在那里。这里现在属于一旁水库(油菜地水库?)的泄洪区。大圣之眼的水应该是从这里流过去的。
溶洞没有大圣之眼那么高,但很宽,深处还有一道洞内瀑布,声势很大。近水路很湿滑,而且粘,大家都不敢往前走,我也是适可而止。洞内的钟乳很漂亮,没有灯光的干扰,全靠大自然的遐想,留给我们的就是无限的震撼。从里向外拍洞口是牛倒岩的经典大片机位。但我们的手机是拍不出那个效果的。
孩子们最感兴趣的是天坑内的石林,黑色的,怪石嶙峋,这天生地养的石林成为三个孩子的游乐场,爬高上低,钻洞穿穴,开心得不得了。媳妇就坐在一边的小道上看着我们在里面穿梭。我和
二宝还爬上了其中最高的那一块石头,男孩子嘛,总要挑战一下自己。
桑葚林很茂密,但过了吃桑葚的季节,应季时应该还是有很多野果子吃的。来这里的人也不少,但不如大圣之眼多。这个天坑的上围口有两圈明显的断断续续的白色石岩,断续是断裂造成的,实际应该是连在一起的,真的很奇怪大自然这样的搭配设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