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顺有两座古城,一座位于市区的安顺古城,热闹人头攒动;一座位于西秀区的旧州古城,安静门可罗雀。
先有旧州城,再由安顺府。旧州建置要比安顺早得多,元明时期这里是安顺州的州治所在,成化年间治所迁往阿达堡(今安顺古城),此地遂更名为旧州,因其位于交通要道之上,来往客商络绎不绝,成为繁华一时的西南第一州。
旧州周边是安顺屯堡文化比较集中地一个区域,包括旧州古城在内,军事色彩也比较浓郁。我们是从云峰屯堡下来到的古城,在“安顺州”牌坊处下车进入古城。彼时,夕阳西斜,街道上显得格外安静,没有熙熙攘攘的人群,甚至于是冷清,而那种感觉又让我们觉得是不是走错地方了。小十街的指示标让我们一头雾水,跟着路牌先拐进了右侧的东街,一如的安静,似乎都没有行人至此,沿街的店铺也基本关门大吉了,住户们正回身回里面的二进院落准备开饭了,沿街的排水沟渠静静地流淌着,房前檐下的花花草草在暖阳里灿烂的开放着。到了这里阿猫阿狗都变得温和了,一切都是慵懒的样子,懒洋洋地走着,懒洋洋地坐着,有的是时间,不紧不慢,从容淡定。
问号在大脑里盘旋,折回小十街走东街右手的北街,即正对“安顺州”牌楼的街道,依然是空荡荡的,似乎只是为我们几个人开放的古城一般,两旁的商铺在夕阳里安静地关闭着。旧州城多是就地取材建房子,墙基和山墙多用石块、石砖、条石,内部为木构,沿街商铺很有特点,门脸儿两侧是大条石横铺出柜台面,上面是可装卸的木板门窗,想当日应该是摆满了琳琅满目的商品。北街上有一座碧波戏楼,古城有一种戏为地戏,具体什么样子未见,相比此地是古城人大型聚会的地方,整个戏楼空间很大,空荡荡的,位于一片高地之上。北街尽头右手有一座北极观,尚有香火,但可以看出早已不是当年的规模了。
再返回小十街,依然奇怪古城为什么没有人,旅客都去哪里了?是不是我们都走错了?因为虽然沿街标着一类传统建筑,二类保护建筑的标牌,但贵州沿街商铺基本都是木构的,偷梁换栋是很容易的事,改头换面的古镇太多了,赝品?一直在脑子里盘旋。再转北街右手的南街,与东街正对。是不是觉得这个方位有点乱,后来我查了一下,才知道这是为了迷惑敌人而制造出来的谜案。古城街道是按照阴阳五行来排布的。南街依然少人,这里是旧府治所在地,现在已经改为一家客栈,墙上还写着“毛主席万岁”富有时代性的标语。再折向上南街,才到了西街。也就是说旧州古城的东西南北四大街并未交汇在十字街头。西街是它的最重要的商业街,也是现在最繁华的地段。夕阳更斜,光线有些暗淡,但古城韵味更浓了,商铺生意似乎好了些,但依然是很清闲的那种,不是匆忙的,人们就那样无所事事的走进走出,过来过往,不像安顺古城那样吵嚷。西街靠近门楼处有一道岭,岭上有一沿街的客栈,应该是当年马帮文化的遗恨。西街也有很多古朴的传统院落,即便是被改为他用了,但依然原貌不变。我们在西街吃了旧州菜,祥云轩食府,老院落里的美食,必须满分,鸡渎豆腐、滚油猪肝、清炒丝瓜都是相当棒,当然满大街还有鸡辣子、扎染,还有一家不怎么做泥玩的泥玩店。等我们吃完饭,以为还可以逛一逛古城的夜色,八点半不到,居然古城的商铺都已经关门了,零星开的几家也在收拾铺面了。人怎么可以活的如此悠闲呢?在今天这个为钱而忙的时代里,都往钱看的时代里,居然还有这样的地方,到点儿吃饭睡觉关门大吉,怎么可以如此悠闲呢?
旧州古城的广告语是,世界很快,旧州很慢。这真的是一个很慢的城市,让人都不自觉得要慢下来,静静地在古城坐下来,走一走,瞧一瞧,像流水一样,像夕阳一样,静静地,悠悠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