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令人直呼过瘾的豫剧武生戏《伐子都》

(2025-08-04 08:17:58)
标签:

伐子都

豫剧

武生

唐喜成

列国志

分类: 【戏苑记】
令人直呼过瘾的豫剧武生戏《伐子都》
王笑笑  伐子都
      去年12月30日,豫剧大师唐喜成诞辰100周年纪念晚会上来自许昌市豫剧团的青年演员王笑笑带了的一段高难度的大武生戏《伐子都》格外抢眼,在省团的舞台上,武生基本都已经靠边站了,没有太多的机会施展才华,像一团的郝俊杰,青年团的郭晓鹏等,有两个折子演演就已经不错了,但系数上讲也很难与《伐子都》相比了。
     《伐子都》是豫剧武生的传统剧目,唱作并重,颇多看头。很多剧种都有这出戏,扎大靠带翎子做各种翻扑高难度动作,的确非常吃功夫。这出戏出自《东周列国志》郑国公孙子都的故事,在小说中有颇为生动的描述。剧情讲的是郑庄公时,惠南王作乱,庄公派兵征讨,颍考叔自荐为帅,公孙子都不服,二人较量不及颍考叔。颍考叔挂帅出征,在阵前公孙子都暗害颍考叔,夺功还朝。庆功宴上颍考叔鬼魂出现,子都惊恐万分,自白后被火烧死。因此剧名又称《火烧子都》。早期武生彭海豹、魏海超都擅演此剧。许昌漯河即沙河调流行区域武戏一直比较吃重,当今豫剧舞台上的此剧演出者也多出自这一区域,如漯河团的尹茂攀、许昌团的王笑笑、亳州团的朱彬等,此外洛阳一团的刘向阳、老河口的史志红等都是当前演出此剧目的佼佼者。
    《伐子都》一般包括两个场子:“惊马”和“金殿”,王笑笑百年诞辰上表演的是“金殿”。这折戏里公孙子都扎大靠戴翎子,着厚底,标准的大武生形象,英武傲气十足。但此时他已经属于神志时清时昏的状态,当赐酒拿起酒杯看到酒杯中出现颍考叔的面容时,顿时陷入惊魂失魄的状态,出现了一系列的高难度动作,如上凳亮相、蹿桌扑虎、翻身带腾空转体、大靠厚底高空下高、探海儿接单腿硬起540转体僵尸等,即表现了他此时的神志错乱,也很好展现了武生的武功底子,让人大饱眼福。一般都是所见演出都是公孙子都三张台上高空下高后接一个转体僵尸就结束了,至于后面的所谓“火烧子都”估计现在都不演出了。
    “惊马”一折所表现的也是公孙子都冷箭射死元帅颍考叔后狂傲的跨马还朝时,遇到颍考叔鬼魂索命,子都从马上跌落,从而表现出一连套的扑跌动作,如倒扑虎、单前扑、单提硬屁股坐子、别腿儿转身单腿跺泥儿、跳门坎儿、跳叉、探海、回腿转灯、540硬僵尸等武功动作,表现了公孙子都内心的恐惧和强作镇定。他的神志时而清醒时而恍惚,这些动作要稳、净、准,工架给得漂亮。当然这是个相当吃功的戏,如果不是那次百年诞辰,我也基本不会想到它。但看过就会觉得太记忆深刻了,过瘾。
      豫剧曾经是生行驰骋的天下,四生曾撑起了豫剧舞台早期的天空。但随着以五大名旦为代表的旦角演员的崛起,看戏看旦儿,就成了戏迷们的口头禅,老爷们儿嘛,自然要看旦儿啦。生行就不可避免的衰败下去了,豫东红脸戏和唐喜成算是生行的仅存的硕果了,武生基本弱化了,省团蜕化更严重。当前的所谓文武小生都是偏文的,难能可贵还能看到像王笑笑、尹茂攀、刘向阳等年轻武生们还能将一些经典武生戏以折子戏的形式保留下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