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正忙——谈谈豫剧省团的当家小生

标签:
小生白蛇传红梅记玉堂春碧玉簪 |
分类: 【戏韵春秋】 |
豫剧小生戏,实在是太少了。便是挂着男一号的名头,如《梵王宫》,华云的戏份与耶律含嫣完全不对等,完全是个“小配角”。即便是出现了王素君、王希玲两个小生流派,推出了《必正与妙常》《王金豆借粮》《风流才子》等小生戏或者生旦并重的戏,但流传范围依然很小,基本不出自己所在团。如《风流才子》目前也只有郑州团复排演出,其他青年演员也都只是“段子手”,上个晚会或者直播间唱两句而已。《必正与妙常》目前常演的只有开封团河漯河团,这是王老弟子所在院团。省青年团本来在李鹏杰、王玉凤入团时也排了这个戏,而且很受追捧。但随着李鹏杰的退出,这个戏就挂在了墙上,但好像今年沛县演出又挂出了戏单,小生变成了张应显。就网上的视频而言,去李鹏杰甚远,无论味道还是身段表演上,都需要假以时日。
豫剧小生就是一片大绿叶,这是豫剧的现实,估计也是很多剧中的现实,一窝旦成了当下戏曲舞台的常态,这基本就是病态的发展。像京剧、豫剧、秦腔、评剧等这些大剧种,其实都是行当齐全的,生旦并重,但现在人只喜欢看旦了。爱看戏的女老板还是太少了。
基于此,各团里的小生行当也基本是很少的,有句戏言铁打的小生流水的旦。旦角一直在换,但小生就那一个。以青年团来说,《拷红》是他们下乡常演的剧目,去红娘一角的就有杜永真、王玉凤、朱旭光等一把优秀旦角演员,但张君瑞永远只有杨军峰一个。团里的小生戏基本都是杨军峰包圆儿了,《白蛇传》《寻儿记》《秦雪梅》《红梅记》《五女拜寿》《芦花记》《宇宙锋》等等,生旦演员呈现出严重的不对等现象。而这远不是青年团一家的问题,二十个普遍的现象。
梳理下河南豫剧院四个团的当家小生,为这些坚守在小生行当的演员鼓鼓劲儿,加加油。
刘晓光,也是豫剧名家高红旗的弟子,王献光的师兄。他是团里几代的张青云,《泪洒相思地》《蔡文姬》等都是他的常演剧目,可以说在王献光毕业之前,刘晓光基本可以说是团里的头号小生。

赵京,女小生,也是省团唯一的女小生,是豫剧名家王希玲的弟子。她是豫剧名家田敏夺梅大戏《梅林奇缘》(即《秦雪梅》)中的商林,也是阎派新秀李向峰大戏《秦雪梅》里的商林,扮相儒雅洒脱,书卷气很重。也演老旦,如《穆桂英挂帅》 和《五世请缨》里的佘太君。
省团里的小生就这么几个,各有千秋,但相比较而言,我喜欢孟振华、杨军峰、张军涛多些。当然这是个人喜好,我对小生行当非常喜欢,对他们能够坚守小生舞台表示非常欣赏。这意味着他们要做一辈子的绿叶,没有那个演员不希望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大戏的,但这个行当能赋予他们的空间又太小了。所以坚守下来的,都是英雄!
省一团的当家小生,毋庸置疑就是王派小生赵振方,艺术承王素君这一支。毕业于中央音乐学院,主攻文武小生。在团领衔的大戏有《黑娃还妻》《金沙滩》《泪洒相思地》《义烈女》《麻风女》《大祭桩》《抬花轿》《梨花》《吕布与貂蝉》等,曾获河南省第十届青年喜剧演员大赛小生组文化表演一等奖。以《泪洒相思地》为例,作为一团的经典剧目,赵振方也先后陪着李金枝、李立会、许菲菲、任瑞雪等多位王怜娟演出,王青云已经成为赵振方的一个代表性艺术形象。
省二团的当家小生,应该是王献光、刘晓光、赵京。王献光毕业于中国戏曲学院,豫剧名家高红旗的入室弟子,在团主演剧目有《碧玉簪》《清风亭上》《麻风女》《大祭桩》《陈三两》《春秋配》《李三娘》《周仁献嫂》《鱼玄机》等;拍摄豫剧电影《大脚皇后》《清风亭上》《程婴救孤》等,个人曾荣获安徽省戏剧大赛一等奖,第四届中国戏曲红梅花河南赛区金奖、第十四届河南省
戏剧大赛文化表演一等奖,第八届黄河戏剧节表演一等奖,第十届黄河戏剧节最佳演员奖等。主演和参演剧目入选国家舞台艺术精品工程,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等。

省三团的当家小生,应该是孟振华、杨历明、张军涛。他们都是豫剧名家贾文龙的得意门生。孟振华是个相当出色地演员,先后在周口团、大河团、沙河团领衔主演,第一次关注到他是他的《玉堂春》,后来先后看了他的《云锦人家》《白蛇传》《太行新愚公》和《焦裕禄》,相当出彩,扮相潇洒,吐字圆润清晰,唱作并重,基本功相当扎实。杨历明毕业于中国戏剧学院,曾是青年团的当家小生,后调入三团,但他在青年团的《白蛇传》《破洪州》《寻儿记》《红梅记》依然是戏迷的心头好。到三团后《朝阳沟》《重渡沟》《大河安澜》等都表现不俗。张军涛是三团的老人儿,标准的《朝阳沟》第四代栓宝。他的表演自然流畅,嗓音明亮清晰,特别舒服。但随着孟振华和杨历明的入团,张军涛的空间被压缩了。
青年团的当家小生是杨军峰,本是唐派名家贾廷聚的弟子,唐派须生。但随着杨历明调入三团,青年团小生无人,杨军峰遂转行小生,并到中国戏曲学院深造,现在基本包圆团里的小生戏,《白蛇传》《红梅记》《寻儿记》《拷红》《五女拜寿》《宇宙锋》《秦雪梅》《芦花记》等。他的表演稳重洒脱,儒雅大方,吐字清晰,是个不可多得的好小生演员。
前一篇:写在豫剧大师马金凤先生仙逝三周年
后一篇:【惠州】酥醪美景是天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