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柳宗元的千古寂寞心

(2020-02-12 09:08:46)
标签:

柳宗元

鹊踏枝

欧阳修

江雪

唐宋八大家

分类: 【玉面书生】
柳宗元的千古寂寞心
       柳宗元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与韩愈起名。柳宗元少有文才,又出身河东名门。21岁便进士及第。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高的起点。但是,结果却总是事与愿违。也许他的际遇就如同他的进士及第立刻赶上了父丧一样,他一生的起伏也是这样。
       今天为我们所称道的柳宗元的诗文基本都是他被贬到永州、柳州时的作品。在这之前,柳宗元是不乐意以诗文成名当世的,他彼时还是一个热血青年,满腔忠义,都是报国热情。永贞元年,以王叔文等为核心的革新派上台,柳宗元是其中的重要骨干。但这个集团虽然来势汹汹,但还是高估了顺帝的能量,在虎虎推出一系列地改革措施之后,随着宦官掌权,顺帝内禅,也就两三个月的时间,轰轰烈烈地革新运动就偃旗息鼓了。王叔文被贬郁闷而死,之后便是八司马同时被贬出京。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便在其列。从此之后,京华成为过眼云烟,柳宗元终老南国。期间虽然在其在永州呆了十一年之后,有过一次归京的欣喜,但瞬间又被“明升实贬”到了更为边缘的柳州,而最终抑郁而终在岭南异乡。
       柳宗元的诗文基本都是在这一时期做的。他的文的成就要高于诗歌。现在一提及柳宗元的诗歌,可能就是那首《江雪》,那个深冬独钓的人,那是一种怎样的坚守和孤独呢?但柳宗元诗意中的那种清寒之意,却基本是他终身的命题。他所有的诗歌里都有这样一种情愫,这是他平生的抑郁和遭际最真实而自然地流露。本文要讲到的这首诗是《中夜起望西园值月上》,应该算不上柳诗中的佳作,但在我读柳诗的时候却让我有所感动。我读此诗正逢寒夜无聊。
觉闻繁露坠,开户临西园。 
月上东岭,泠泠疏竹根。 
石泉远逾响,山鸟时一喧。 
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
       我承认我没有柳宗元那么敏感的神经,我听不到露水下坠的声音。那是一种很轻很轻的声音吧,但是作者用了一个“繁”字,又衬托出它的重量,有一种蓄积已久的感觉。露水下落的声音,让诗人竟然不能入睡。其实,令诗人无法入睡的并不是大自然的露水,而是那种被贬边陲的那种政治上的难舒的志意。试想,诗人全心全意地投入为国为民,结果换来的却是被贬出京,到边陲做一个司马闲差。但是永州的柳宗元与十一年后柳州的柳宗元还是不一样的,他还是有寄望的,他还是相信有朝一日可以再返长安的。因此,柳宗元也在积极排解自己的那种不得意,被贬的生活里他有佛学的熏陶,跟很多大德有交往。这首诗也有禅意,且看他“开户临西园”的所见:
       月亮慢慢爬上东岭,竹影之下有泠泠的泉水声。这是一派宁寂的画面,画出来应该蛮好看的。不过有一股清冷之气扑面而来。顺着竹根之下的水声,诗人寻声到了山谷中的石泉,也许真的寂静到可以听到,也许只是一种神感。而中夜偶然的一声鸟鸣却是格外的清澈。可喧闹是它们的,诗人呢?“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泠泠的泉水声,喧闹的鸟声,并没有让诗人感到欣慰。相反却让他感到更多地是寂寞,无人可诉,无可言说。柳永有首《蝶恋花》(也有说这是欧阳修的):独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与柳宗元倚楹至旦的情愫是一样的,“无人会凭阑意”。之所以有一腔的寂寞,是因为心中有所期待,有所期许。心中还有梦,才会感到寂寞。柳永“拟把疏狂图一醉”,把自己灌醉吧,但是结果呢,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越喝越不是滋味,因为那不是自己想要的东西。那每一个被我们今天人标榜为诗人的文人们,是抱着写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的理想呢?诗文对他们来说都只是小计而已,他们都抱着治国平天下的理想,都想着拜将封侯,为国报效,为民谋福的,都期望在政治上得到一番施展,有一番作为。柳永不想当官吗?他甘心流落在妓女群里做一个白衣卿相吗?当然不愿意。如果是欧阳修那也一样,虽然身居高位,但同样饱受政敌的恶意,几次三番的搁置,在他失意之时,难道甘心吗?我想那时候都会有倚楹遂至旦,寂寞将何言”的感触。南唐宰相冯延巳有首《鹊踏枝》“谁道闲情抛掷久。每到春来,惆怅还依旧。日日花前常病酒,敢辞镜里朱颜瘦。    河畔青芜堤上柳。为问新愁,何事年年有。独立小桥风满袖,平林新月人归后。”也是这样的一种感触。那抛撇不下的闲情就是诗人那一腔为国为民的痴情,不去管吧,不行;去管吧,自己又被靠边站,无法伸展。因此病酒之后,依然无法放下,才会在一次次“独立小桥风满袖”,不是我好吹风,是抑郁之情难以排解,我才会这样独立,才会有这样的倚阑。
        柳宗元虽然寻求佛教试图解脱,但最终还是没有解脱出来。尤其是在其再贬柳州之后,那种抑郁不得志彻底覆盖了他,四十多岁便垂垂老矣,最终郁郁而终。
                                                          —— 成文于2019年12月30日    莞邑逗云轩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