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因得罪哀帝爱宠董贤而锒铛入狱的大汉丞相王嘉

(2018-11-30 08:39:34)
标签:

董贤

东平王

哀帝

王嘉

骠骑将军

分类: 【西汉风流】
小方读《汉书》之二一一
因得罪哀帝爱宠董贤而锒铛入狱的大汉丞相王嘉

王嘉从平当手中接过了丞相的印绶,而大汉朝也从成帝朝过渡到了哀帝朝。一朝天子一朝臣,自古不变的道理,更何况哀帝是一个地方诸侯上位呢。也许正是在地方多年的缘故,使得他看到了一些成帝朝的弊端,因此一上位就有一股年轻人的改革魄力。诸如限田、限奴、任子令等,并强硬的摒弃了根基已稳的王氏一族,另辟新路,新朝焕然。但哀帝也清楚,作为一个帝王,身边必须有一个属于自己的集团才可以政令畅通,否则自己所有的蓝图都将成为空想。因此,在摒弃王氏的同时,他不得不选择扶持丁、傅及董贤、息夫躬等新贵。但哀帝的改革只是迈出去半步便被自己推翻在地了,因此也注定了哀帝朝的一干新贵们也只能似跳梁小丑般戏彩斑衣一把便萧然落幕。

身为这一历史节点上的一位丞相,显然王嘉的压力是极大的。而且王嘉本人“为人刚直严毅有威重”,秉持着心中的坚守,天下至公的理念,王嘉自然对那些承欢君前的小丑们不屑一顾,对于他们的骄奢淫逸,挥金如土,更是愤恨在胸。王嘉在哀帝与新贵之间艰难地履行着丞相的职守,为国进贤,选贤任能,匡扶哀帝,实现两朝的平稳过渡。但董贤等新贵们,还是一而再再而三的挑战着老丞相的底线。

元寿元年,一桩所谓的东平王刘云及王后巫诅之事惊动了朝野,这显然是有哀帝授意的,众新贵们利用此事大做文章,将刘云等绳之以法,制造了哀帝朝的第一冤案。在这个案件处理中,新贵们除了添油加醋制造证据外,也在邀功请宠。而这其中哀帝心坎上的人侍中董贤自然也要沾染一把。能跟皇帝滚床单的男人,大汉朝历朝皆有,但像董贤这般炙手可热让皇帝爱的死去活来的绝对独此一份。应该说董贤其实在这桩事中作用不大,无封赏的理由。但在一言堂的时代,帝意便是一切。息夫躬等新贵们看出了哀帝的心思,于是傅嘉进言可以在东平王一事上大做文章,为董贤歌功颂德。罪名原本就是罗织的,为董贤加点功德自然不在话下,一通伪造档案数据之后,董贤功德无量。哀帝大喜,“欲以其功侯之”。但此时哀帝还估计一些行政流程,毕竟还是自己初登大宝,谦恭还是要有的。另他没想到的是,当孔乡侯傅晏将诏书呈给丞相、御史的时候,王嘉与御史大夫贾延双双上书表示反对。大汉朝两位最有分量的大臣同时反对董贤封侯,并将此视为“匈匈”民意,新贵们已经瘦到很大封赏了,如果无度封赏下去,恐怕会影响引来非议,对陛下不利。哀帝看两位大臣说的在理,也不得不将此事搁置数月后才颁布封赏,“封贤为高安侯,南阳太守宠为方阳侯,左曹光禄大夫躬为宜陵侯”。

但哀帝对董贤的爱远不止此,“倾爵位以贵之,单货财以富之,损至尊以宠之”,除了这大汉社稷给不了,哀帝恨不得所有的都给他。在京城为他建造豪宅,并允许其引王渠之水灌溉园池,“使者护作,赏赐吏卒,甚于治宗庙”。董母有病,长安厨官殷亲侍奉。而赏赐给董贤的珍奇异宝更是比宫用宗庙之用还精细奢华。董贤只是哀帝朝新宠生活的一角,而这一角足以撕裂哀帝的立朝根基。新贵们都过着如是的生活,而哀帝则予以鼓励。打倒一片再扶起一批,朝堂上依然纷纷然。而此时,也许真是上天有德,日蚀一再出现。作为丞相的王嘉自然免不了再一次进言,他一句话戳到要害,指出皇帝对董贤等新贵的过分宠爱导致了天下阴阳失调,灾异众多。并举出前朝的邓通、韩嫣等男宠的例子,指出哀帝应该“以节贤宠,全安其命”。

自古良言逆耳,哀帝哪里容得下?“不说(悦),而愈爱贤,不能自胜”。不晓得董贤给哀帝下了什么迷魂药,哀帝的不能自持也可能除了爱的深便无它解释。恰逢傅太后薨,哀帝又想出一招为董贤加官进爵。他假托是傅太后遗诏,令成帝母永信王太后亲自下丞相御史,“益封贤二千户,及赐孔乡侯、汝昌侯、阳新侯国”。王嘉一看便知这是矫诏,但没办法作假的是皇帝自己。一封义正言辞的说理自然不会得到哀帝的欢心,相反刺激了哀帝。哀帝再也无法容忍这样一个人在自己身边扯手扯脚,天下都是我的,自己赏赐一个人还要看别人脸色。再加上王嘉本人对东平王一事持否认态度,虽然他无法改变事实,但对于此事中人却颇多好感。廷尉梁相、仆射宗伯凤等因处理此事不利而被免为庶人。刚巧不久大赦,王嘉便举荐此三人,并说“为朝廷惜此三人”。但这毕竟是刚刚发生的事,哀帝不会忘,新贵们不会忘,王嘉虽然是为国进贤,但明显是与哀帝为敌。所有的“忤逆”积压在哀帝心中,成为他对丞相王嘉的仇恨。以光禄大夫孔光、左将军公孙禄等为首的众卿们纷纷揭发检举,这种落井下石在这种极其敏感的历史时刻就涉及到大是大非的问题,不赶紧撇清了,便会有杀身之祸。

一国丞相顷刻间下大狱,面对狱吏的诘问,他依然不改初衷。在狱中二十余日,绝食呕血而死。哀帝的舅舅大司马骠骑将军丁明略略表示了对王嘉的怜惜,也被免职。可见,哀帝对王嘉已经到了处之而后快的地步。但没多久,哀帝开始怀念,也许只有失去了才知道珍惜,在身边的总是被忽视的。他提拔了被王嘉看中的孔光做丞相,何武为御史大夫,并封王嘉之子王崇为新甫侯,追谥王嘉为忠侯。

忠臣与佞臣的对垒,也许忠臣总是吃亏的一方,但总有拨开乌云见月明的一天。一个董贤,搅浑了哀帝的政治,也让更多的如王嘉那样的官员不得不选择隐遁起来。当所有的正直官员都选择了沉默,民愤只会在新贵们的嚣张中激愤起来,而江山呢,早已是秋风中的枯叶,注定了随风飘零的宿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