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胜 白蛇传 许仙)
23-24日,浙江省婺剧艺术研究院的《白蛇传》和《穆桂英》在郑州热情上演,一出是有着“天下第一桥”之美誉的骨子老戏《白蛇传》,一出是热情激昂的新编古装大戏《穆桂英》,满台的青春活力,满台的绝活展示,让省内不少业内人士也不由瞠目。
婺剧是如此的惊艳!
三四年前偶然的机会才看到了一条关于婺剧《白蛇传·断桥》的视频,当时尚不知道欣赏青蛇白蛇出场的蛇步,只是惊讶于青蛇白蛇与许仙的那些命悬一线的绝技展示,青蛇的剑锋紧逼许仙咽喉,而且许仙的一连串令人拍案叫绝的的动作展示,将此时此刻许仙的惊魂不定表现的惟妙惟肖,自那之后记得有一个婺剧演员叫楼胜,记得了这个“天下第一桥”。去年央视举办了“中国戏曲大会”中也有婺剧《白蛇传》的片段展示,表演者中的许仙亦是楼胜。因此,我印象中的婺剧就这样与扮演许仙的楼胜扯上了关系,他就是婺剧。
这次上演的《白蛇传》和《穆桂英》领衔的依然是楼胜、杨霞云等。两位是生活里的夫妻,舞台上的动人搭档。杨霞云在《白蛇传》里饰演小青,那蛇步走的真的是惊艳到了,她整体比白蛇出彩。楼胜依然是这个戏的亮点,这个许仙太不寻常了,典型的文戏武唱的,那么繁复的功夫,真让人佩服。《穆桂英》应该是刀马旦和武生的精彩戏,对打真出彩,楼杨真是要扮相有扮相,要唱腔有唱腔,要身段有身段,无可挑剔的一对舞台娇娃。但这次的两部戏才让我真正了解了婺剧,这个身在南方却有着北方激越性情的剧种,它特别惯于表现剑拔弩张、枪刀剑戟的战场,而且演员各个都是出手不凡的,文武不挡。而且即便是个不起眼的丫鬟兵士,也不是冷若旁观一般在那里杵着,她们的脸上都是有戏的,像兵士们看到穆桂英穿着女儿装粉面含羞的进到关押杨宗保的房间时那种惊讶和偷笑的神情,而且从惊讶到领会后的偷笑层次分明,他们与穆桂英之间的互动非常到位,虽然没有话,但让人感觉特别舒服,特别在戏。戏曲舞台张弛有度,有鼙鼓雷鸣喊杀连天,也有莺莺燕燕你情我爱。
因为是看直播,没有字幕,听婺剧还是比较费耳朵的,但这两出戏虽然听不全懂,但却看得明白,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坐的住看了下来。半听半猜,因为剧情基本都是熟悉的,也能猜出个七七八八。看完之后,不由对婺剧青年演员刮目相看,看完之后更查了一下几个主演的情况,一查更不得了,这两台戏演员基本都是八零九零后,青春洋溢,但却已是梅花奖、上海白玉兰奖的获得者。这在河南是不可能的,即便是当下最火的省青年团,吴素真、刘文卉等几个挑梁的主演也不是八零,前两年的豫剧十大新星的参赛临界年龄也是40岁。可以说一大批70后是豫剧舞台的绝对主角,豫剧的八零九零距离梅花奖、白玉兰奖还有相当远的距离。楼胜是86年的,白玉兰主角奖,跟他约略相似的恐怕也只有今年拿了白玉兰配角提名奖的杨历明,豫剧的青年演员,尤其是八零九零后的这一批演员,真的是技不如人吗?跟别的剧种青年演员相比,真的是矮人一头吗?前两年通过“一站成功”、“金豫满堂”、“百团大战”等赛事,推出了一大批优秀的青年演员,金豫满堂十强里有一位省二团的生角演员在采访中曾无奈地说进团那么久了连句有台词的角色都没上过。这恐怕是省内很多,尤其是大团里的青年演员的普遍现象吧。几年过去了,那一批优秀的青年演员登上舞台了吗?那个没有台词的上了有台词的角色没有呢?千万不要让我们的优秀青年演员最后唱出一出伤仲永的哀叹调。
当别的剧种都在致力于挖掘传统剧目,排演大量青春版剧目时,而我们豫剧呢则在热情洋溢的上演N个梅花奖、文华奖、国家一级演员齐力打造的清正廉洁大戏,如此尚是其次,关键是大戏的豫剧味道越来越淡,音乐设计拗折天下人嗓子,但却折不出豫剧的韵味;服装设计更是离豫剧越来越远,非影视服饰不能出新;扮相早已不在包大头了,越扮、影视扮层出不穷,可是越扮越丑;即便是一些打着传承的名义复排的传统剧目,也是不走寻常路,费尽心机地唱出新嗓音,复排的传统韵味在哪里……所有的一切都在背离豫剧本身。豫剧也有一两百年的发展历程了,尤其是清末民国随着五大名旦的出现,豫剧的审美情趣、艺术格调、技艺特色也都成熟。即便是上个世纪的古装戏复排,虽然涌现了大量的新编戏,但豫剧的味道却是浓郁的。而随之戏曲的低迷期过后,豫剧似乎一直都在怀疑自己,睁眼看世界,是一种完全仰视的姿态,一如西学东来的初年,全国上下掀起了打倒孔家店的呼声。可是,时间最终告诉我们的却是还是孔老二跟我们最亲,我们骨子里还是孔老二的。于是我们又在宣扬孔老二,试图复建新时代的新儒学传统。但四海茫茫,西学已成大势,什么是孔学倒成了个问题。排了那么多地戏,可戏迷中传唱度最高的还是五大名旦时期的戏码;排了那么多的现代戏,观众念念不忘地还是当年的朝阳沟。这难道不应该引起我们的反思吗?豫剧要再现辉煌,就必须先看清自己,不要在迷失的状态下越走越远。
两剧结束郑州演出后又转战西安,同样引爆古城。83岁高龄的西安豫剧团著名表演艺术家、导演何尚达这样评价:听说婺剧《断桥》有“天下第一桥”之称,今天是慕名而来,看了演出非常高兴很激动。首先,这么强大的阵容目前很少见到,从导演手法、演员表演、特技功能上,还有不光主角、包括配角,每一个角色都印象深刻。导演手法很新颖,今晚的演出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很多的处理手法都是我想不到的,没想到白蛇和青蛇的蛇性用舞蹈动作表现得恰如其分,青蛇的演员不仅有表演能力而且功底特好,许仙、白蛇这几个重点人物,每个人的表演上都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表演方法。我多少年没有看过这样一台最完美的戏了。(何老这段话转子婺剧演员陈建旭的微博,他在《穆桂英》中饰演
,干净漂亮,嗓子很舒服,身上也很正。)何老的话值得同行人反思,到底怎样做才能吸引年轻市场,让年轻人愿意坐下来听戏。不是在背后换上大屏幕,加上一些复杂的舞台道具和铺陈就是吸引观众了,戏剧该有的程式不能因为现代舞美而被遮掩了,传统的技艺与现代的手法的结合是我们必须认真考虑的事情。
我们把自己丢的太久了。
是时候,回溯一下我们自己的过往,重温一下老艺人的时光,翻一翻那曾经属于自己的辉煌。艺术上当然可以拿来主义,但任何拿来主义都不是以牺牲自身特色为代价的。重温我们的经典,再现豫剧的特色。
同时,也是时候,让我们的青年演员出来亮亮相了。像现在的青年团如此吸睛,不是因为她们的高学历,而是因为她们靓丽,激情,舞台因为他们而有了别样的光彩。应该让青春亮起来,不能再在论资排辈中韬光养晦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