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豫剧大师陈素真百年诞辰系列活动,河北省沙河市豫剧团两位陈派再传弟子董爱春和王前率团来郑演出,《梵王宫》、《黄金婵》、《宇宙锋》,三出大戏可谓出出精彩,盛况空前。个人尤其喜欢王前的《黄金婵》,其他另文欣赏。
王前是已故陈门大弟子吴碧波的关门弟子,之前任职于河南职业艺术学院,后到中国戏曲学院进修,毕业后进河南豫剧院青年团,在此次百年诞辰前夕,又到沙河市豫剧团复排了陈派名剧《黄金婵》。王前跟随吴碧波、郭美金两位老师比较系统的继承了陈派的做工,如曾在央视一战成名中展示的水袖功。她更已一身漂亮的武功而被陈派戏迷寄予厚望。2009年10月因参加河南九台纪念陈素真先生专场音配像《宇宙锋》,从此走进观众视野。2012年3月参加纪念陈素真大师逝世八周年“陈派艺术演唱会”,演出《春秋配》一折,获得一致认可。之后又在纪念陈素真、吴碧波系列活动中展示了她漂亮的武功戏《柳绿云》、《黄金婵》,其漂亮的打出手,成为众望所归的陈派刀马旦剧目的优秀继承人。但由于先前其一直处在教学岗位上,除了纪念陈素真的历次活动外,甚少与观众见面,所以观众对她并不是特别熟悉。从中戏毕业她能够进入青年团,走入舞台实践创作,这将对王前本人的艺术之路乃至陈派艺术都是极其有益的。
在纪念陈素真大师逝世二十周年演出活动中,王前与李延柯合作的《黄金婵》“围猎、对枪”可谓吸引了众多的眼球和青睐。这也是王前《黄金婵》的第一次与观众见面。漂亮的扮相,干脆的打出手,令人赏心悦目的同时也惊心动魄,将这样一位“二八女英雄”的色与艺展现的淋漓尽致。为了这出《黄金婵》,也为了搜集更多陈派剧目的资料,王前长期奔波在大师当年工作过的地方,拜访那些年已古稀的陈门弟子、学生,一点一点的记录大师的生活艺术点滴,这出戏她受恩过邯郸的李素琴、西安的邢凤云,山西的张巧云、邯郸的谢春云等老师,这次为了复排这出戏,由牛淑贤出面,插班到沙河市豫剧团,请来了张巧云、谢春云和天津团为陈大师配演姚刚的朱凤祥三位老师,以沙河团的演出班底,为王前排演此剧。王前开排《黄金婵》的时间比吴素真开排《三拂袖》时间短,而且又是与沙河团的初次合作,但出来的效果却是如此的惊艳。可以说沙河团是一个非常出色的演出团队,而且看过该团的《泪洒相思地》、《宇宙锋》、《清风亭》、《对花枪》、《抬花轿》、《穆桂英下山》等几个剧目,几个主演都可圈可点。除了黄金婵这个角色,饰演姚刚的刘坤、黄夫人的刘亚飞、黄金涛的刘富强的表演都可圈可点,非常漂亮。刘坤的姚刚绝对出彩,扮相英武帅气,而且打出手漂亮。《黄金婵》中的“对枪”是陈门一绝,而王前与刘坤珠联璧合的“对枪”可以说基本再现了陈门绝技,花枪上下翻飞,令人眼花缭乱,惊心动魄。而且两人配合极其默契,这是非常难得的。沙河团的武戏不错,刘坤、刘富强身上的功夫都不错,武戏必须达到一定的默契度才能够出彩,王前能够在这么短的时间将这出戏如此精彩的呈现出来,可见该团的厉害。
与《三拂袖》中的新腔形成鲜明对比的是,这出《黄金婵》是地地道道的陈音。几个主演都是陈音,祥符韵味悠长,尤其是陈派特色的三起腔、慢板,听起来特别的舒服。而且这是王前毕业后的头一次担任大戏,也是个人看的她的第一个大戏。王前扮相没的说,打出手依旧很漂亮,而且嗓音非常好,而且发现她太会做戏了,身上、脸上很有戏,黄金婵的英气、暧昧、羞涩、恼怒都展现的很有层次感。个人对“围猎”、“对枪”及黄金婵与嫂嫂黄夫人的一场对戏非常感兴趣,受了那么多陈门弟子的指点,尤其是张巧云、陈凤祥又多年跟随陈素真大师演出实践,明显这次“围猎”很抓人,一亮相就是个碰头彩。对枪更是精彩,两人扎大靠、戴翎子,手持花枪,枪影闪烁,忽左忽右,忽上忽下,令人悬心吊胆,有种久违了的感觉。刘坤身上很漂亮干净,之前看他的《穆桂英下山》便很喜欢,这次经过朱凤祥这位老姚刚的指点,刘坤身上更加顺畅,每一个亮相、出手都很到位,为这出戏增色不少。刘亚飞饰演的黄夫人也是相当惊艳的,开场一个三起腔就迎来了一个碰头彩,她扮相雍容华贵、气质高雅。她与妹妹的对话真是接地气,而且很注意河南话的发音,像河南话中很少将“是的”的“的”发成“de”,而是发成“di”或“li”,她们的念白富有乡土气、富有情趣,将姑嫂之间的情谊都表现了出来,而且那一刹那我有一种王前被师祖附体的感觉,那个音、那个情、那个景感觉就是陈大师的感觉。她们姑嫂有点像《梵王宫》里叶含嫣姑嫂,相似的一场戏当却同而不犯。个人觉得现在年轻演员排戏越来越不重视乡土了,一张口就来普通话,本来豫剧的优势就在尖团字,但这个现在基本丢了。如果再不重视点河南话,以后豫剧也就成了普通话的天下了。一些青年演员还爱来点怪音,像二团崔慧敏排演《抬花轿》,这个周凤莲不论形象还是唱做都非常优秀,但就是这个本应该很出彩的大姑娘下楼一折戏,这大姑娘的那句“来了,来了”的卷帘滚白就让人倒了胃口,她居然说成“lailiao,lailiao”,天哪,这是在唱豫剧吗?这是个河南人吗?听过几个河南人是这么说话的?
王前的《黄金婵》真是一出良心的复排戏,不像某些人打着复排的名义却听不到一句老腔,更不像一些人竟出些怪调。从陈派传承的意义上讲,这出《黄金蝉》要甩新出《三拂袖》几道街,白白浪费国家资金扶持。这出《黄金蝉》中的每个角色都很出彩,这才是真正的一棵菜,让人很舒服的一出好戏。可以作为复排传统戏的一个样板戏。当然《黄金婵》毕竟还复排出时间尚短,尚需要时间锤炼。相信经过不断的舞台的实践,王前会更加出彩。这出《黄金婵》的复排成功,也让人更加期待她的其他刀马旦剧目,如《柳绿云》、《三上关》,当然还有《梵王宫》等戏码。
好样的,王前!好样的,沙河团!期待沙河团以此次排戏为契机,加深与张巧云、朱凤祥等老艺人的联系,传承更多经典!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