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春节,植物园新园对外试营业,喜坏一大批人。
植物园那条路简直是堵死人不偿命,条条路都是堵途。春节期间试营业,意味着不用那么堵,东莞这座“空城”可以暂时悠闲一下了。
新园在进园湖面的左侧,几株大梅树开着红色的花格外显眼,过去一片广场,和孩子的游乐场,就是新园的正门。新园里任何车辆禁止通行,这点很好,希望能够坚持。各种名色的花犹如铺开的画轴一般,因山就势,负阴抱阳,左一丛,右一簇,迎着风飘着香,开得火烈。格桑花、虞美人、红花玉芙蓉、巴西野牡丹、杜鹃……更多的是喊不出名字的,虽然有吊牌在那里写着花名,可过后又不记得了,只记得那惊鸿一瞥的惊艳,红的、粉的、紫的、蓝的、黄的、淡绿的……比画家的颜料盘可丰富多了。我和姑娘在山路上跑来跑去,招蜂引蝶一般。山坡上种的“怀孕树”(应该是异木棉)高大挺拔,每一个都挺着一个大肚子,姑娘看着捂着嘴巴直笑,还不停地评头论足,谁的肚子大些,而且还发现它们身上都长满了“眼睛”。
新园最靓的是假山区,瀑布叠着水花,更有小气孔喷着水汽,整个一派云鬟水绕的仙境气派。水分三级跌落而下,流成一条溪涧,水生植物沿河而种,河上一座吊桥横跨两岸,只是这吊桥实在是没情趣,固定的死死的,一点吊着的感觉都没有了,与其这样,还不如直接建一座拱桥来的结实。吊桥对岸是中药园,还未对外开放。沿河而下,水于洼处聚集成湖,泱泱大观。一座桥锁在河湖相接处,颇为美观。更可观的是湖水中的那一栋建筑,不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觉得赏心悦目。只是我未曾走进,怀疑是个厕所。湖边坡地上便是姑娘最爱的沙漠植物园,仙人球、仙人鞭这些通俗的名称到这里都点铁成金了,名字琳琅,有些还开着红色、黄色的鲜艳的花,沙漠植物的花总是极艳丽的,唯此不足以称艳。姑娘看到沙就走不动,可是这里看管也很严,不允许走进去,有一老者在一旁不停喊话,姑娘的兴致也大减了。
继续翻山,欧洲台地花园,一座标志性的风车矗在山巅。花园里花并不名贵,可观的是铺摆。就像戏曲的唱腔一样,同一句唱词,有些演员唱出来就让人赏心悦目,有些人唱出来就少盐无味,这其中重要的就是演员对唱词和腔韵的铺摆,如何安排这是很重要的。更让姑娘高兴的是,这里的碎石小径是可以捡拾石头的,碎碎的石子虽乏善可道,但姑娘还是津津地在碎石中发掘她的“宝贝”。不时告诉我,爸爸快看,我发现的宝石。我看时,那是一颗白白的石子,或者黑黑的石子,她如获至宝一样交到我手上,你帮我拿着。捡完石子,她就一遍又一遍的爬上花台,像个巡视着一样吹着山风儿,赏着山景儿。从台地花园下来沿着溪涧,过一座桥,路过一座奢华的厕所,里面的装修真的很漂亮。然后赏着荷花,就不走寻常路了,翻上一个斜坡,到了一条山路上,我俩就坐在路边捡树上掉下的断枝在那里拉树枝玩,都拉断了,再继续捡,捡的差不多了,再蹲在地上拉。有时很用力,猛然拉断了,姑娘就陡然蹲一个屁蹲儿,继而一笑,起来拍拍屁股继续拉树枝。
不觉来到了杜鹃坡,顾名思义,这里全是杜鹃,但好像品种单一了点,不过栽种的倒是有些野趣,于杂石缝中,乱草丛里,土径之侧,横斜而出,一丛丛如血染了一般浓烈。沿着盘山道直达一小山顶,在这里可以一览植物园全貌,城市如置绿野之中,苍苍翠翠,浓浓淡淡,爽心悦目。对岸的欧洲花园台地和其他几个山丘如同戏剧里彩旦的头,左盘右盘的山路颇为可观。一弯水静静地,蓝蓝的,弯在山脚,游人此时如同蝼蚁一般,一小撮一小撮的移动着。姑娘喜欢这里,空阔开朗,我们在山顶坐了许久才下来。
从山上下来,我们蜿蜒到了中国园,石缝中杂生的幽兰,淡淡飒飒地开在风里。八角凉亭对着一拱月亮门,便是一个中国风的小院。松与柏之挺拔有力,与石之欹,兰之幽,杜鹃之貌,相得益彰。中国园一侧有是东洋风,一顶草庐,遍地黄花。遥遥山坡下又到了南洋,姑娘完全当了这里是戏台子了,登台歌舞了一番,快乐异常的就出来了。我们在进园门前广场玩了姑娘梦寐的电动动物车,她开得倒是有模有样的,挺稳当的。
新园风貌不胫而走,果不其然,春节假日刚过,植物园又上了堵途。再过没多久,新园宣布关门谢客了。一来人太多,二来新园很多东西还不完善,一些园还只是空有其名,有待完善。期待再开园时能够有更多精彩。当然了,如果园前道路不改善的话,恐怕再美的景色也是添堵而已。
末了,还是想说,交通大变样不太实际的情况下,去植物园还是尽量绿色出行的好。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