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张敞画眉因何成为张敞仕途的污点?

(2018-02-07 08:54:29)
标签:

张敞画眉

闺房之乐

京兆尹

冀州

太原

分类: 【西汉风流】
小方读《汉书》一七四
张敞画眉因何成为张敞仕途的污点?

胶东动乱,贼盗不止,山阳太守自动请缨到第一线去。宣帝当然很欣赏这种为自己分忧解难的臣子,反正刘贺已不足虑了,这么一位干臣去胶东,何愁动乱不平息呢?拜胶东相。到了胶东的张敞,雷厉风行,恩威并重,赏罚分明,抓乱动,规劝王室,胶东动乱逐渐平息,国内政平人和。扫除了霍氏的阻碍,宣帝自然要来一场浩大的排兵布阵。在颍川太守任上成绩斐然的黄霸被提拔为京兆尹,但数月而已,便因不称职而罢归颍川。这时,同样在地方上政绩显赫的官员就数张敞了。顺理成章地成为京兆尹。京兆尹是天下第一难做之官了,赵广汉之后,这个位子就如同走马灯一般,“久者不过二三年,近者数月一岁,辄毁伤失名,以罪过罢”。京兆尹难做,就在于各种势力的盘结,明的暗的,防不胜防,而且很多时候出力不讨好,导致京兆尹处处掣肘,很难开展工作。

张敞接过了这个烫手山芋,他基本全盘接纳了赵广汉这个公认的大汉第一京兆尹在任的做法,深入调查京中底里,擒贼先擒王,拿住几个“大哥”,自然威严便立住了。“枹鼓稀鸣,市无偷盗”,如此安乐的景象,在京城这个大染缸里几乎是稀缺资源,居然实现了,“天子嘉之”。按照常理,在天子眼皮底下如此能干的一位大臣,而且本身也是天子的爱臣,在不久的将来出任更高的官员一点都不是难事。但坏就坏在,政事之外的张敞多少有点魏晋风度,与当时都伪装在儒学正统之中的同僚们比起来,显得格格不入。他可以穿着便服,摇着蒲扇,在长安街上悠悠达达的遛弯儿,也可以与妻子浪漫的画眉为戏,这些“与民同乐”接地气的举动,当然不为那些卫道士们所称颂,相反嗤之以鼻,百般中伤。结果这些奇闻异事就传到了宣帝耳朵里,宣帝便问张敞是不是确有其事,张也着实很磊落,“臣闻闺房之内,夫妇之私,有过于画眉者”。画眉算什么,比画眉更腻人的还有呢。宣帝并没有表态,至少他放心眼前的这位大臣,一个沉醉在生活情调里的人,不会成为权臣,不会对自己有太大威胁。但碍于士大夫的影响,张敞“然终不得大位”。

但祸不单行,张敞的好友杨恽因与太仆戴长乐不和,被告了个调戏君王的大逆不道之罪,杨恽下狱免为庶人。而与杨恽交好的一帮哥们儿算是倒了霉,张敞也因此受到连累。京城中都传言着他职位不保的消息,以至于平日里最厚爱的属员絮舜都开始不听调遣,但此时的张敞大约也是对好友下狱的不满,心中憋了不少怨气,就要发一下“五日京兆”的威力。将絮舜弃市,絮舜的家人抬着絮舜的尸首状告张敞滥刑。宣帝本不想处置这位爱臣,所以将他的弹劾一压再压,但这次显然压不住了,民意难违啊。不得已,他只好将张敞纳入杨恽一党处理,但也只是免除京兆尹职务,而让他赶紧携家眷逃跑。

帝王授意,张敞亡命天涯,自然无人赶拦。但此时,冀州匪乱纵横,京城的枹鼓都要被敲烂了,冀州成为国人的焦点。宣帝自然不会错失这个良机,赶紧传旨起用已为庶人的张敞。张的家人看到使臣都以为到了末日,相拥而泣。唯有张敞明白,这是皇帝要我的橄榄枝。于是,随即出任冀州刺史,明察秋毫,深入调查,很快发现冀州动乱的缘故在于广川王内弟刘调在其中捣鬼,火速保卫王府,并将刘调等为首着统统斩首,首级高悬在王宫门外。这种铁血手段,自然令人生畏,一年有余,冀州便恢复了安宁。之后又调任太原太守一年,太原郡也秩序井然。

    适逢宣帝驾崩,元帝即位,作为先朝名臣的张敞自然在重点提拔之列。但好友前将军萧望之一句“材轻非师傅之器”,便断了张敞的晋升之路。其实此时的萧望之无非为自己的算盘打算,因为曾为太子太傅的缘故,很有可能晋升宰相最佳人选。但可惜事以愿违,萧始终与宰相失之交臂,成为一生之憾。而此时的张敞,已然垂垂老矣,没等到元帝的升任诏书,却迎来了阎王爷的热情邀请。病逝。

张敞画眉,是古人经常用于形容夫妻间关系的一个典故,俨然它已经成为古人夫妇间的一种绝美的情调。但又几人知道,正因为闺房内的这档子事儿,使得朝臣和帝王都认为其“材轻非师傅之器”,与其能力相当甚至稍弱的同僚一个个成为大汉的丞相、御史大夫,但他却在郡守的位子上止步。而这一切皆拜“不雅”的闺房之私所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