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奶祭

(2017-12-19 08:52:56)
标签:

拜年

生日

杂谈

天国

分类: 【鸿爪记】
大奶祭
       16日上午接到大嫂的电话,大奶走了,没什么病灾,前两天还好好的呢,很安然的走了。接电话时,老爸老妈带着大宝在外面,回来告诉我时,我的心里挺难受的。
      大奶今年99岁高龄了,是我奶奶的大嫂。先前的时候,一大家子人都是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当我记事的时候,我家和大奶家就已经离得好远了。但是,在众兄弟和妯娌中间,我爸妈和大奶的儿子儿媳是最合得来的,那时候大爷(大奶的儿子)有事没事就会到我家坐坐,说说话,解解烦。我们也经常去村东的大爷家。那时候,大奶她们婆媳关系不太好,所以大奶并不在大爷家住,而是在老家里带着大哥一块住。也正是这个缘故,大哥与大奶的关系特别的亲,即便是后来分了家,大奶跟二哥过了,大哥与大奶还是特别亲。人,总是讲缘分的。
       因为上一辈人的亲近,所以我与大爷家的哥姐也都很亲。不爱说话的姐姐在我离家上学的时候也总会问我妈我的情况,说好久不见了,就跟自己弟弟一样,不见就想。真的不是客套。大爷是个乡村医生,但每家都有解不开的乱麻,那时候大爷心情总是不开心,我家也是,亲兄弟闹得跟鸡贼似的,老爸老实,老妈也是一肚子抑郁。倒是他们坐在一起就能互相排解排解,那些年多亏他们能够相互排解相互扶持。只是这些我都不懂,我当时只知道有病了就去找大爷,想吃石榴了也去找大爷。
       后来大爷走了,正值壮年。很多人都说是大奶命太硬了,因为她至走都是一口好牙,没掉过一颗牙,也没害过一次牙疼。我不懂这里面有什么玄机。但我浅浅的知道,大奶是大爷爷的二房太太,大太太没有生育,所以娶了大奶,好不易怀了大爷,为大房保下了这一支。大爷爷很早便去世了,那时我还很小。大奶个子很高挑,模样也周正,是个大家出来的,说话也和气。而且思想很开明。在农村过年拜年的时候总是有拜垫的,要跪下了磕头的。大奶很早就把拜垫收起来了,谁到了都不准磕头,她都是说:“到了都行了,瞧着了就行了。”然后大人就第一支烟,小孩就塞一口袋的瓜子糖。也许是两家近的缘故,大奶也经常抓着我的手,“冷不冷啊,瞧你手凉的,穿得这么薄。”然后摩挲着我的手给我取暖。“来孩儿坐坐暖和暖和。”我也总会跟她一起坐着唠唠嗑,不过是我的一些情况,大奶也会跟我说家里的一些人和事。但现在却怎么也想不起来那些曾经的对话,也许太琐碎,或者当时并没有太走心,以至于应该很温情的画面都裹上了一层霜花。
      应该是我读研的时候,大奶生了一次大病,听老妈说连衣服都买到家了,竟然又好了。我们都说大难不死必有后福。果然她活到了99岁。不过打那之后,大奶也落下毛病,脑子开始一年不如一年,渐渐糊涂了。虽然生活还能自理,下地儿做个饭是没有问题的。那时候,二哥家的三个孩子小,叽里呱啦地满屋子跑。大奶等二哥二嫂干活去了,她就在家里打理家里的。但从心里她不乐意跟二哥过,也看不上二哥二嫂。缘分的事很难讲,跟谁对脾气,跟谁不对脾气,总有拗不过的命数在里面。后来慢慢就不能做事了,下床散散步,院子里晒晒太阳,但牙口还是一如既往地好,所以我们这些晚辈去,不论提些水果,还是鱼虾,她都能吃。上学时每到放假回家我都一定会去跟大奶坐会儿去,她也会拉着我的手跟我讲话。冬天天冷,她就拉我坐在她的床头说话。她会问我:孩儿,找女朋友了没啊?不小了,该找了啊。瞧瞧你这一筏,就剩你自己了。恁兄弟家的都会走了。听我说没有,她会催着我找,赶紧找个,让大奶瞧瞧,找个心眼好的,好瞧不好瞧都不要紧,心得好。上班后我依然每次回去都去看她,当那一年我把媳妇带到她面前的时候,她也是一左一右地让我们坐在她的身边,左看看右看看。那时候她已经糊涂了,一会儿就忘记了前面说的话,但那些最深处的记忆却是丝毫不乱的。二嫂说:奶,你瞧,方带他媳妇来瞧你了。她睁着她有些浑浊的眼睛看了我一会儿,“奶,我是方啊。”她认出来了,就抓着我的手。“俺孩儿回来了,又来瞧我了。”“带恁孙媳妇来瞧瞧你,叫你先相相。”大奶赶忙又扭过去看媳妇,整理衣服似的在胸前布罗了两下,然后拉着我媳妇说:“闺女,你啥时候来的。”然后又扭过头看我,“好好。这都不操心了。”对话总是重重复复,像复读机一样,媳妇很佩服我那么有耐心一遍又一遍的重复地说。大奶的记忆是片段的,但有些东西则是永恒的,仿佛是从某个节点上一下断掉了,存储器满了,以前的永远保存了下来。所以提到我,她就会讲很多老早以前的事,讲我妹妹的事,讲我爸爸的事。老爸像是个多余的孩子,爷爷奶奶都不记得他是哪天生的,但大奶却记得很清楚。所以我也是从大奶那里知道我爸爸的生日的。这也是我最感激大奶的地方。
      今年我回了两次老家,第一次来去匆匆的,也没空儿去大奶家。第二次在家待了半月,刚好是中秋,便去想去大奶那里坐坐。但大奶不在家里住了,大约年纪大了,二哥二嫂又忙着弄地里的梨,没手照顾她。所以大奶一直都是在两个姑姑家住着。大哥说这几年大奶也很少在家住,逢年过节才回来住几天,然后就又去两个姑姑家了。可这一年她连中秋好像也没回来。走之前我看到二哥在卖梨,又问了下是否回来了,到底是没回家。不想这竟然成了遗憾。想想上次见大奶也有年余了,这两年孩子小都没怎么回来。不过大奶见过了两个孩子。老二满月回家的时候,老妈抱着他去了,大奶看到了,应该很高兴吧。“这是方家的孩儿啊?”我知道大奶一定会去摸摸老二的小脸,满脸的皱纹都能笑开了。
       本来哥嫂都不让回去了。我和媳妇还是坚持让老爸回去。我们都不回不好,我妈就累两天吧,你还是回去的好。不为别的,为的这是家里最后一个老人了,也是唯一记得你生日的老人。老爸也是想回的,只是他不善说。给老爸订好了票,让他代表我们全家去灵前送送大奶。
       大奶,天国走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