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苍鹰郅都的兴衰荣辱

(2017-11-03 09:17:33)
标签:

窦太后

郅都

汉景帝

匈奴

雁门关

分类: 【西汉风流】
苍鹰郅都的兴衰荣辱
小方读《汉书》之一五四

郅都是景帝朝的大名人,“列侯宗室见都侧目而视”, 人人生畏。因此被送了一个绰号“苍鹰”。其实,郅都一生不过是秉公执法,不避亲贵而已,并没有因私利而谋害别人。同僚们对郅都的畏惧,一方面可能是郅都这个人有“职业病”,面相比较冷峻;另一方面则是这些亲贵们未必就一干二净,而且自己干净也保不齐自己的宗族和属员,看到如此执法严明的郅都,自然会有点心虚,不寒而栗。

郅都,河东大阳人,早在文帝朝便入朝为郎。但他真正的仕途却是景帝朝一次陪王伴驾的山林苑之行开始的。当时,郅都身为中郎将,随景帝狩猎上林苑。景帝的宠妃贾姬也随驾同行。期间,贾姬上厕所,突然一头野猪紧跟着闯入厕所,想必贾姬一定是花容失色,惊叫不绝。景帝便示意郅都进去救贾姬,但郅都不肯进去。景帝自己要进去,郅都便跪在地上劝阻:“陛下三思,死了一个贾姬还会有一个妃子进宫伴驾的,天下好女子千千万,不少这一个?陛下你纵然自轻,也应该考虑下宗庙社稷和太后”。“上还,彘亦不伤贾姬”。令人更想不到的结果是,窦太后听闻此事赏赐郅都百斤黄金,景帝也赏赐了百斤黄金。

从这件事中,郅都“直谏”果然,但整件事很奇怪的是,为什么野猪的出现当时随行的军士不敢前去救贾姬呢,尤其是在看到景帝授意的情况下。放到正常情况下,一个皇帝的宠妃遇难了,皇帝身边的近臣们怎么会不舍命相救呢?难道他们都不想荣华富贵吗?而景帝更奇怪的是,郅都自己不去,也不让景帝去的做法,居然没有惹恼景帝,相反还换来丰厚的赏赐和“由此重都”的政治待遇。难道这个陪王伴驾的贾姬在景帝心中就如此之轻吗?

无法洞悉景帝的用意,只好承担郅都被重用的结果。刚巧此时的济南地区瞷氏宗族为害一方的消息传到了景帝的耳畔。其实从文帝朝开始,加强皇权已成为大汉皇帝的一致目标,但只不过碍于当时的种种阻力,这项工作一直到武帝掌权之后才得以顺利推进。对于这种仗势欺人的地方豪强势力,他们巧取豪夺,称霸一方,干扰地方正常秩序和管理,严重到“二千石莫能制”。景帝自然不会姑息,于是拜郅都为济南太守。郅都不负所托,到济南后,即可斩杀瞷氏首恶,前山镇虎,“余皆股栗,居岁馀,郡中不拾遗”。郅都并没有像后世的酷吏那样大开杀戒,而是深深懂得“擒贼先擒王”的道理,杀一首恶而药到病除。

景帝看在心里,自然很是欣慰。自己挑中的人不负所望,而且将济南治理的井然有序,百姓安乐。于是提拔郅都为中尉,负责京城治安。而此时周亚夫代陶青成了丞相,但此时已不是灭七国之乱时的周亚夫了,有身份有地位,周亚夫也开始傲慢起来,史书称之为“至贵居也”。因此,郅都很看不上他,进了面仅仅是作揖罢了。可见郅都这个人很耿直,他从不苟合权贵,也不屑于去结交权贵,仅仅是“奉职死节”,无愧于心而已。但这种性格在矛盾千头万绪的朝堂上,显然并不合时宜,这不免让很多人很恐慌,无形间将自己推到了同僚们的对立面。

而是朝堂上发生了一件大事。前元四年,景帝立宠妃栗姬之子刘荣为太子,这也是景帝的长子。但三年后,栗姬失宠,祸及太子。而此时更有刘彻之母王娡趁机唆使大臣请求景帝立栗姬为皇后,景帝勃然大怒,一个失宠的妃子居然还妄求皇后之位,下令处死请封的大臣,并废除刘荣太子之位,改封临江王。三个月后,王娡处心积虑地登上了皇后宝座,刘彻被立为太子。

变更国储,这是一件大事。自然这场宫斗风波备受关注。尤其是窦太后对于这次太子被废事件耿耿于怀,可能刘荣为人甚得老太后信任。而没多久,临江王因侵占宗庙土地修建宫室犯了事。景帝令中尉府审问。此时刘荣已不得帝心了,又遇到郅都这么个冷君,刘荣很恐惧,便请求郅都给他书写工具自己亲自给景帝写信谢罪。郅都断然拒绝了刘荣这个请求。按照郅都的执法行事,刘荣的这种要求显然是违规则的,所以郅都才会拒绝。但毕竟是窦太后的心头肉,魏其侯窦婴偷偷的送给刘荣刀笔,刘荣写完信便在中尉府自杀了。

这一下子便惹怒了窦太后,刘荣是长孙,而且罪不至死。现在居然死于中尉府,老太后勃然大怒,断然干预,要为孙子讨个说法。景帝不得已将郅都免职,令其回老家。但景帝随即又遣使臣拜郅都为雁门太守,并且令他“便道之官,得以便宜从事”,也不用进京叩谢,即刻走马上任。从景帝丧子之后的表现可以看出,郅都不给刘荣申诉的机会可能也是景帝授意的,治刘荣于死地的不是郅都,而是他的父王汉景帝。景帝此时大约早已厌烦透了刘荣,对他的死没有表现出一丝半点的哀容,相反还犒劳了逼死刘荣的郅都。

郅都这些年的铁血手腕,早已名闻塞外。匈奴人听说郅都拜了雁门太守,马上“举边为引兵去,竟都死不近雁门”。可见郅都声望极高,称之为景帝朝的长城一点不为过。但这一切都是在窦太后不知情的前提下进行的。当窦太后知道杀死刘荣的贼首居然没有免官还成了雁门太守,便再一次逼着景帝杀死郅都。景帝说:“郅都是忠臣啊”。老太后针锋相对地问:“难道临江王就不是忠臣吗”?景帝无奈,在母后的胁迫之下,郅都最终难逃一死。

但这个结果,景帝肯定高兴不起来,而塞外的匈奴接到这个信儿,便欢喜雀跃起来,再次引兵南下,占领了雁门地区。在这件事上,我们似乎会怪罪窦太后为泄私愤而自毁长城,但匈奴作为北方一个一直以来强大凶猛的部族,始终都是大汉的边患,他们烧杀侵略,每年大汉都要花大精力维稳边疆。大汉朝不能靠一个公主,一个大臣便能永远和平的解决与匈奴之间的冲突。但在清静无为的大政治背景下,尤其是以窦太后为首的黄老派干预下,这件事不得不推迟到汉武朝才得以另辟蹊径着手解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