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以诗而名重汉堂的大儒薛广德

(2016-12-07 08:51:12)
标签:

御史大夫

儒家

汉元帝

甘泉宫

宗庙

分类: 【汉史记】
小方读《汉书》之一四〇
以诗而名重汉堂的大儒薛广德

        薛广德以精通鲁诗而名闻海内,萧望之为御史大夫的时候,征其为自己的属官,议论很有见地,因此,萧望之很器重他,并推荐他为朝廷效力。薛广德曾参加石渠论经,历任博士、谏大夫、长信少府、御史大夫等职务。

宣帝朝儒家逐渐升为主流,朝中精通儒家经典的官吏越来越多,而且大儒很容易获得帝王的信任,升任要职。这种趋势一直持续到西汉败亡,儒家从武帝后期开始走入大汉的朝堂,它犹如一剂温补的药,对千疮百孔的武帝王朝有着明显的疗伤功效,昭宣时期的坚守,使得大汉国力达到鼎盛。不可否认,儒家在此期间发挥了不小的作用。但当一个事物不断壮大的时候,它的阴影也在不断扩大,最终西汉死在了儒家虚伪的温柔乡里,一个标榜儒家的伪君子王莽最终温和的结束了这个王朝。

薛广德凭借着鲁诗在大汉的朝堂上找到了一个位置,但他坚守着儒家的精神,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不骄不纵,“为人温雅有酝藉”,在御史大夫的位子上,坚守岗位操守,“直言谏争”,以儒家标尺衡量着帝国的运行。元帝朝没有他老子那么幸运,一天到晚有那么多祥瑞降临,到了元帝这里,祥瑞都降完了,剩下的只有频仍的灾异。因此,朝堂上时刻都处在诚惶诚恐之中。元帝改元永光的那一年春日,元帝驾幸甘泉宫,郊祭泰畤,仪式结束了,大约看着这美好春光,元帝一时撒了欢儿,便想在那里狩猎。薛广德便上书:陛下,你看现在关东困极,人民流离,哀鸿遍野,饿殍满地,而你呢,“日撞亡秦之钟,听郑卫之乐”,这样怎么能够得到上天的宽恕,百姓的支持呢?元帝听罢便摆驾回宫了。到秋天祭祀宗庙,出了便门,元帝就想乘坐精雕细刻的楼船前往,这是不合礼数的。广德急忙建议坐车,并免冠顿首。元帝很不爽,冷冰冰扔了一句:大人还是戴好你的帽子吧。薛广德听出来了话外之音,继续叩头说:陛下不听老臣的话,那我就自刎你的驾前,以老臣之血溅您的车架,让您今天进不了宗庙。元帝大怒,岂有此理,不就是坐个船吗,至于搞得这么血腥吗?光禄大夫张猛同样是一位刚正的良臣,他看出了元帝的心思,急忙进言说:陛下啊,我听说只有君王圣明,臣工才敢于直言进谏。乘船去有危险,不如坐车安全,您不能拿自己的安危开玩笑的。还是听薛大人的吧。这样元帝才听从了薛广德的建议,坐车去祭祀宗庙。

史书精短的记录了薛广德的两次进谏,从而充分反映出薛广德的“直”。薛始终以儒家理念作为自己行动和匡扶大汉的准则,为民为君为礼,这是儒家的核心。百姓是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当官要始终记得“与百姓同忧乐”,要深知百姓疾苦,以身作则,努力改善百姓生活。不能放纵自我,浪费民脂民膏。礼是完成整个社会架构的骨架,只有在礼的框架内才能运作出一个健康向上的帝国。而在这个帝国里,君王无疑就是个头儿,他也必须在礼的范围内为天下做出表率,以天下为自己的担当,这样百姓才能安居乐业,天下才能坐享太平。

薛广德在御史大夫的位子上仅仅待了十个月,但他以他的直言而为朝堂赏识,更为天下百姓礼遇。频仍的灾异,让这个帝国不停地进行各种礼仪式的消灾攘难得程序之中,元帝不得不一次又一次退居次殿,吃斋祈福,而三公、二千石等大臣也不得不在频频责己之后,告老还乡。薛广德与丞相丁定国等一同上书告老,“赐安车驷马,黄金六十斤”。沛郡太守亲自到郡界迎接薛,并“县车以荣”,那辆元帝赏赐的安车成为这个家族乃至整个郡的无上荣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宝宝与戏曲
后一篇:病中口吟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