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名家单绍莲在《罗焕跪楼》中的唱腔欣赏

(2016-09-07 09:00:02)
标签:

单绍莲

罗焕跪楼

对花枪

张宝英

穆桂英挂帅

分类: 【戏苑记】
豫剧名家单绍莲在《罗焕跪楼》中的唱腔欣赏
     《罗焕跪楼》是豫剧的骨子老戏,戏文上接《对花枪》。《对花枪》,又称《花枪缘》,是崔、马两派的代表剧目,尤其是马派还将其搬上了荧屏,第二代弟子中也演绎的可圈可点。其实,《罗焕跪楼》崔马两位大师也是演出的,网上现有洛阳豫剧团的该剧全本,领衔的便是马金凤大师的几个得意门生。
       但这出戏的市场,似乎远不及《对花枪》,连洛阳团的那个版本也是个阉割版。这个故事讲述的是姜桂枝为其孙子罗焕婚配焦、徐二妻,但罗焕嫌弃焦妻丑,只与徐妻好。徐妻从中搬弄是非,只是一家不和争吵不断。姜桂枝百般说和,才将罗焕送入焦房。不想二人大打出手,罗焕要休妻,徐氏要争大房,姜桂枝怒斥罗焕,为焦氏撑腰,力逼罗焕跪楼赔罪。与《对花枪》它的故事的确细碎而且完全是家长里短的俗套,再加上与一夫一妻婚姻政策不和,所以豫剧舞台上的这出戏就被搁置了,或者以洛阳团那样的阉割本留传。
       这出戏曾深受百姓喜爱,因为这种生活是百姓喜闻乐见的,是接地气的。因此,历代也不乏名家演唱。而不论那位名家,其中的“劝孙媳”都是整出戏的核心唱段。开封老艺人单绍莲便是其中之一,《罗焕跪楼》是她的代表剧目之一,这段“劝孙媳”相当出彩,语重心长而灵动活泼,老人以身说法,用自己四十五年的凄苦人生告诫孙媳夫妻之间的相处之道。但这其中的与《对花枪》“南营”那段唱腔中的回忆又是不一样,虽然唱词大体相同,但心境已非当日。我未听过单绍莲的这个全本《罗焕跪楼》,网上仅见这个唱段,前些年在郑州举办的“梨园寻根”活动中,七十多岁的老人彩唱了这个唱段中的一部分,虽已多年不登台,但上台之后,对舞台的掌控,对唱腔的追求,依然让人称道。
      单绍莲,1938年生,睢县人。1953年入睢县豫剧团,之后调杞县豫剧团,在该团因一出《穆桂英挂帅》唱得风生水起,在戏迷中有了“小穆桂英”、“小马金凤”的称誉。1955年被调入开封市豫剧团。她以青衣、帅旦、花旦应工,扮相清雅,身段飘逸。进团后,虚心学习,博采众长,马派、常派、崔派、桑派,不论流派,都糅进剧中人物,为我所用。比如她的代表作《穆桂英挂帅》,在学习马金凤大师唱腔的同时,也在唱腔中糅进了常派的激越,“我的小女儿,她的剑法高,她箭射金钱落在埃尘”,便创造了一个大甩腔,突出了作为母亲的穆桂英心中的无限自豪和骄傲之情。
      她的表演同样受到崔兰田和桑振君两位大师的亲自指点,对于崔派的发音、咬字、行腔以及桑派的偷闪滑抢的技艺都虚心请教,用心钻研,并在其作品中有非常好的呈现。如她的《秦香莲》、《卖苗郎》等,都能听出崔派的感觉。包括这出《罗焕跪楼》。
      当初为了排练《罗焕跪楼》,她虚心向豫西调名家一代宗师周海水老先生和豫剧十八兰之一的罗兰梅求教,得到他们的传授指点。(题外话,她的《卖苗郎》也是周海水先生指教的)可能正是与周海水以及十八兰中的几位老师的学习,从她的唱腔中不难发现与崔派极为相似的演唱方式,比如说装饰音,咬字,逐渐形成了字真,音圆,情深,味浓的特点。在听这段唱腔的时候,我总觉得有张宝英当年的味道,那个发音位置、吐字都很像。同时又将桑振君的俏融进来,在听这段“劝孙媳”之时,便有很强烈的感觉,六十三岁老人的苍劲稳重和青年人的风趣俏皮熔在一炉,在姜桂枝的漫漫回忆中彰显出这个沧桑人物的个性。
      这段“劝孙媳”,单绍莲有两个版本,一个“孙媳你休讲气话”,时长约18分钟;另一个是“孙媳你且落座”,时长15分钟左右。在“梨园寻根”中单老演唱的是18分钟那个版本中的一部分。这两个版本的存在,说明单绍莲演出的《罗焕跪楼》也是一个常演常新的剧目,也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剧目,它也在根据时代需求对唱词、唱腔进行着调整,也有“阉割”行动。但具体如何阉割的因未见其全剧,不得而知。“孙媳你休讲气话”很可能是老本,它更多保留了焦氏与罗焕在洞房大打出手,二人各不服气的夫妻恩怨。在“奶奶我家住南阳县”这句之前的唱词是这样的:

孙媳你休讲气话。
好孙媳你且息雷霆把那怒气消散,
要提防气滞内伤了肺肝。
小罗焕爱淘气皮轻肉贱,不严教他就会上房爬杆。
我已把小罗焕交你严管,怎让他立家规把你束栓?
不听话你就用拳教训,动起手你是石头他是鸡蛋。
你尽管照痛处狠狠来打,不嘱咐你也不会把他打残。
自己的丈夫也管不了,怎么能冲锋陷阵把敌歼?
谁家的小两口不打架?谁家的灶火里不冒烟?
天上下雨地下流,小两口打打闹闹权当玩。
生这气你还是初生乳燕,奶奶我倒尝过苦辣酸甜。

同样让人感觉一位老人的语重心长,一位老太太对孙媳的爱护有加。后面一句“奶奶我家住南阳县”用了一个三起腔,一个长长的回忆开始了。这后面的唱词基本与15分钟的那个版本一致,部分唱腔有改动,但整体上我更喜欢15分钟的这个版本。
     头一句“孙媳”喊出来,就透着“似蜜甜”的心情,一下子拉进了奶奶与孙媳的距离。继而“看见了你,想起了俺,不由得奶奶回忆起当年”一句,这是个过度,中间透着一点小伤感,但更多地是想该如何劝解孙媳,所以在“想起了俺”那里是处于思忖状态的,到了“回忆”那里就已经敲定了劝解方案。因此,“奶奶我居住”一句出来就不一样了。与18分钟里那个漫长的三起腔比起来,也干净很多,这并不是一个悲伤的回忆,虽然它曾是悲伤地,但此时已淡如云烟。姜氏是大风浪里过来的巾帼侠,这点气量还是要有的。这下面的几十句唱词与《对花枪》“南营”差不多,但具体的心情是不一样的,“南营”愁得是真愁,因为老罗艺一去不回转,儿孙去认亲也一直未回环,心悬着呢。到了这里,认亲已经过眼烟云了,一家团聚着,故而当再回忆那段过往时,就多了几份淡然。这段唱腔嘴皮子很溜,很巧,不论描述住址,还是下楼的拟声,都有很浓郁的祥符气质,那种旋律让人倍感亲切。再到木窗之下的“单吊线”,看到新上人的那种女孩子的一见钟情的喜悦之情溢于颜面。一见钟情总是终身不忘的,你看她叙述罗艺当年的模样,丝丝不落,仿佛就在眼前一般。讲完了自己的四十五年寡,继而回到孙媳与罗焕的事情上来,你看看我的苦多大,恁那点儿又算啥?祖孙两人促膝而谈的场景马上便出现了,即便是只有音频,没有画面,似乎也可以看到奶奶正脉脉看着孙媳。她告诉孙媳夫妻之间要多沟通,知寒知暖,这样才能相守百年。儿孙美满总是中国所有老人的心愿,像姜桂枝这样拿自己人生做例,不遮不掩,足见人物性格的豁达乐观。这样的一位老太太就透着人格的魅力,作为孙媳的焦氏又怎能不被她说动呢?
1.十五分钟版

      
唱词:
孙媳你且落座,
未过门的孙媳偷偷来问安,奶奶我心里似蜜甜。
今夜晚咱就要把那个亲事来办,你成了咱罗家人一员。
看见了你,想起了俺。不由得奶奶,回忆起当年。
奶奶我居住南阳县,
离城那个八里半地,就在哪个姜家湾。
进了集南头,一直往北走,就在那十字大街往东一拐弯,
俺家的大门楼坐北朝南哪。
母亲生下我一个,大名叫姜桂枝,俺的小名叫瑞莲。
如同是掌上明珠,爹娘爱见。
七岁上习文练武在哪后花园。
奶奶我年长到一十八岁,二爹娘还没舍得给俺定姻缘。
大比年隋文帝开了科选,你的爷爷老罗义要去考状元。
那时节他只有一十九岁,他赶考路过俺的那个姜家湾。
日落西山天色晚,他借宿来到了俺的大门前。
俺的爹爹观罗义人品出众,就将他让到客厅细攀谈。
越谈俺爹爹越爱见哪,心里面好象那个扇子扇。
拉开桌子摆席面,一盘一碗往上端,
只摆上七个碟子八个碗,一壶热酒搁在正中间。
我正在绣楼上做针线,跑来了秋菊小丫环。
秋菊言道:咱府里来了一位俊公子,他品貌非凡赛呀赛潘安。
小丫环催促我只把下绣楼下,咯咯登登登,咯咯登登登,
咯咯登登登登登登登登登,下了楼梯八五一十三。
我急啊急忙走,来到客厅前,悄悄地我站在窗户下边。
窗户台高。我的个子浅,长身仰脸脚跟掂。
哎呀呀呀呀,还是看不见。
低声叫小秋菊搬来个小板凳。,小板凳上又垫上两块厚八砖。
用唾沫湿破了窗棂上的纸,捅了个小窟窿不方又不圆。
睁一眼闭一眼学了个木匠单吊线。
嘿!我看见了。
灯光下端端正正正正端端,端端正正正正端端坐着一位青春美少年。
他年龄也不过十八九岁,他象个小松树站在山巅。
扎花头巾双飘带,合体蓝衫镶金边。
个子不高也不矮,挺着胸脯耸着肩。
脖子不长也不短,小脸蛋就好象个大鸭蛋。
天庭满,地格圆。脸皮白,白鲜鲜。腮帮红,赛牡丹。
玉面牙,齐又严。嘴角方,唇若丹。
眉清目秀那双眼皮,小鼻子不偏不正长在正中间。
看罢了罗艺啊,我往后宅院里走。
到后楼见母亲问了一声安。
母亲言到妮啊,天到了这般时候你咋还不安眠?
一句话问的俺面如胭脂染,羞羞答答难开言。
我低着头眯斜着眼,两只手没处放只扯衣衫。
小秋菊在背后推推俺,又轻轻踩踩俺的小金莲。
我抖抖精神壮壮胆,轻移莲步近近娘前,双手扶住俺娘的肩,细声慢语吐心愿。
老母亲听罢抿嘴笑,立即她找我父去商谈。
他二老当面把亲许,选了良辰吉日结姻缘。
拜罢了天地入洞房,新婚的日子似蜜甜。
刚刚多了三天整,我了个老天爷,可是不好了。
你爷爷得了一个血伤寒,直害了仨月零十天。
精心调制病痊愈,我陪他游玩来到后花园。花园里有个练武场。
罗义他拉着我要去看一番,只看到枪刀剑戟亮闪闪,十八般兵器样样齐全。
你爷爷一心要习武,我就把各样的武艺向他传。
光花枪我教与他七十单二路,还有那个三十二路他还未学完。
隋文帝二次开科选,你爷爷二次进京前去求官。
手拉手我送他头门以里二门以外,轻轻地扯一扯他的衣衫。
把那知心的话儿细对他言。
我言说我身怀有了孕了不知是女还是男,我让他给孩儿起下名讳,
他言道是一男叫罗松是女叫玉环。
老罗艺进京他一去不回转。
我生下罗松儿带在身边。转眼间罗松儿成人长大。
大比年得中了武榜眼,乡党六亲都来庆贺,
也不知是哪个酒后吐狂言,说你公爹有母无有父。
直惹的四邻八家传笑谈,这件事气的罗松红了脸。
扎跪在我面前泪涟涟,要询问他的父在哪边。
一句话问的俺张口容易合口难,我这二目落泪湿衣衫。
差人役四处去打探,才知道你爷爷在此瓦岗山。
我一十八岁就熬寡,奶奶今年六十三。
十八岁,六十三,我熬寡熬了四十五年。
我的孙媳啊,你看俺可怜不可怜?你看俺可怜不可怜那?
奶奶的这番话你要牢牢记,要常与那罗焕促膝谈。
你小两口要发誓言:为人夫莫学你爷爷老罗艺,为人妻要象奶奶这样淑贤。
夫敬妻妻敬夫,你知暖他知寒,知寒知暖,
但愿你和罗焕携老百年那啊。
2.十八分钟版

唱词文中和十五版已给出,部分唱词有变动,如“俺家的大门楼坐北朝南”改为“俺居住路北大门朝南”。
3.梨园寻根版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