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见邯郸东风剧团的几个折子戏视频

(2016-02-24 09:01:29)
标签:

东风剧团

大祭桩

苗文华

梵王宫

折子戏

分类: 【戏韵春秋】
新见邯郸东风剧团的几个折子戏视频
    最近豫剧吧中有几个新发布的视频,尤其是小志发的邯郸东风剧团2016迎新春折子戏专场晚会,画面清晰,非常值得一看。我也是从这个视频中知道东风剧团现有16个国家一级演员,三十多个国家二级演员,两朵中国戏剧梅花奖(共四朵,另两朵已退休)。这样一个团体即便是省团也是要逊色的。东风剧团起初是个戏校兼剧团,现在应该是剧团兼学校,整台晚会的压轴大戏不是苗团的《蝴蝶杯·投衙》,而是学校的娃娃们的基功展示,这也足见该团对戏曲接班人的重视,套毛爷爷的话,这些娃娃才是以后东风剧团的明天。看着孩子们无论台步、跑圆场、水袖、刀枪把子,都认认真真,中规中矩,真的颇让人欣慰。
    这场晚会可以说集中了邯郸东风剧团的老中青三代演员,不能单纯的称之为桑派专场,这是东风的专场,所展示的《梵王宫》、《穆桂英挂帅》、《刘胡兰》、《红珊瑚》、《花打朝》等,都无一例外地打上了东风的标致,给人一种清新典雅的感觉。整台晚会在青年演员桑玉瑞的《白莲花》“参禅打坐白水潭”的唯美唱腔中开始,张俊梅、李焕等青年演员一一亮相,王派小生李丽萍的“秋江”再次彰显了东风第一小生的魅力。年近七十九岁高龄的李素琴老师彩唱的《梵王宫·梳妆》,一个折子引来连连叫好,老艺术家的功力绝非了得。七十一岁的赵贞玉老师虽未彩唱,但“十九年岁爹爹乘风破浪”一开口便把人带进了情景。更难得的是赵吟秋老师挖掘整理了桑老的两段已然失传的唱腔,“烂菜花”和《红珊瑚》中的女土匪头子,绘声绘色。当然唱回她的老本行《宇宙锋》“坐龙驹出相府”不觉让人心酸。程霞的《穆桂英挂帅》是胡小凤的代表剧目,颇显北派风格,将穆桂英此时此刻的复杂内心剥析地极富有层次、细腻。张宁与靳兰文所带来的那段《刘胡兰》也让我耳目一新,说实话我甚少看现代戏,但这一段却让我感觉非常棒。最后出场的大角是东风剧团的当家人、桑派掌门人苗文华老师,熟悉的“扎跪在二堂内”旋律响起,依然是甜脆清醇,桑派偷闪划抢的演唱风格塑造了这段堪称经典的豫剧唱腔。
    整台晚会唯一的遗憾是,当年东风一代四朵花仅仅出来了李素琴和赵贞玉两位老师,梅花奖获得者牛淑贤和胡小凤老师都未能参加,而且作为东风剧团副团长的梅花奖获得者郭英丽老师也未能参加。而且整台晚会几乎是旦角专场,除了李丽萍和马艳青两个女小生外,似乎东风剧团未能够充分展示出其他行当尤其是生角行当的魅力。毕竟如果没有田玉川,桑振军大师的胡凤莲也就显得孤立无援了;如果没有了韩本,还哪儿来的千年白莲修成仙来人间谈恋爱呢;如果没有了商林,秦雪梅又观得谁的文章呢?
    后来漫天豫香也发布了几个东风剧团2016年元宵节折子戏专场演出的视频,但这几个视频质量不及小志春晚质量。其中有东风老生演员尹晓华的《打金枝》、张俊梅的《大祭桩·哭楼》、纪小瑞的《大祭桩·表花》和陈春霞的《拾玉镯》等,质量以张俊梅、纪小瑞和陈春霞的三个视频为上,因此将此三个视频亦放在后面。
    从这些视频不难看出,东风剧团这个年关的演出还是蛮多的,在邯郸当地的影响力还是蛮大的。而且她们也愿意为百姓认真演戏,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演员只有尊重了观众,观众才会给你叫好。就像春晚版中李素琴老师一手耍辫子,一手转扇子,脚下搓台步,被地毯绊住的那一刹那,李老能够立刻定下来,笑着演下去。这便是掌声!

1985小志上传的邯郸东风剧团2016年迎新春折子戏晚会

漫天豫香上传的邯郸东风剧团2016元宵折子戏晚会视频

陈春霞   《拾玉镯》

纪小瑞 《大祭桩》“表花”

张俊梅 《大祭桩》“哭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