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2015-12-04 09:03:27)
标签:

八卦村

宏村

逆水流龟

黎氏大宗祠

东莞古村落

分类: 【天涯行者】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石排塘尾村的巨蟹护村 

    古村都是讲究形胜的,这是古人在村落乃至城市规划中首先要考虑的,也可以说形胜思想是古时人们总体规划的一种理念。人们会充分考虑山、水、风向、雨量等各方面的自然因素,将其引入到村落的布局之中,使得人文与自然相得益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当然本文所讲的形胜不过是古人形胜思想的一个皮毛,仅取其词而已。古人喜欢用生活中或意识中一个熟悉的、吉祥的事物来构建自己的家园,如浙江省兰溪市著名的八卦村取太极八卦图形布局,永嘉县的芙蓉村取七星北斗布局,世界遗产安徽宏村取卧牛形布局。在广东这样的意象布局也是非常多的,如高要市岘港镇的黎槎村便是取太极八卦的意象,广州市花都区炭步镇的差塘村则采用鹤形布局,江门市蓬江区棠下镇的良溪村采用牛犄角形布局。这是古人惯用的一种手法,通过这种吉祥的意象来塑造一个超脱、平和的家园,也在形象上给村民一种亲近感。
    东莞古村落中亦不乏这样天人的意象。如桥头镇迳联古村则选用了水乡人最熟悉的“迳背”作为建村的意象,所谓迳背就是一种渔民常用的捕鱼工具,形似现在的鱼篓。在入村门楼外还特意做了一条仿生的鲜鱼,喻意不言而明,鱼入迳背,乡民可以丰衣足食。建于明末清初的虎门白沙的逆水流龟村堡的意象更加明确,就是一只静卧水中的神龟,宽阔的护村河,高大的城墙四角和两侧中部各建一座高楼,模拟神龟的足,神龟头部另建一座高楼,楼前开两个小窗模拟龟眼。龟尾处曾是一座吊桥,平时是吊起的,足以保护村民的安全,现为一座板桥。整只神龟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还有一些古村在建村之初亦是有这方面规划的,如中堂的潢涌和凤涌,两座村子均在宋代建村,在东莞算是比较古远的村落了。建村时,凤涌整座村子建筑物与周边环境融为一体,犹如一只神采俊逸的凤,故取名凤宁。后清末村中出了为著名的探花才子陈伯陶,将村名改为了凤翀,取金凤飞舞之意。建国后村名才逐渐变成了凤涌。潢涌最初为“凰涌”,整座村子如同一只凰卧在水涌边一样而得名。今天再次走访这两座村子,早已看不出凤与凰的神采何在,但至少表明它们曾如此鲜明过。
    按照《广东省东莞市地方志》中的记载,东莞很多村子都是有意象规划的,村落根据自身独特的地理位置和风水理念呈现出多姿多彩的布局结构。有呈蝙蝠状分布的村落如望牛墩的洲涡,呈马蹄形分布的村落如大朗的西牛陂,呈莲花状分布的村落如东坑镇角社,呈燕窝式分布的村落如石排燕窝,呈蝶状分布的村落如石排珠塘,呈曲尺状分布的村落如东坑镇茶亭楼、望牛墩镇的官派、下漕等,呈葫芦状分布的村落如望牛墩镇函谷,呈蚌形分布的村落如石排镇村心,呈牛形的道滘镇金牛,呈螺状分布的万江螺涌,呈蟹状分布的万江横滘等。此外还有大量村落称椭圆形、半圆形、圆形、三角形、丁字形、凹字形、一字型、品字形、半月形分布。这些村落在总体布局时通体考虑周边山水地势,察天望气,形成古人认为绝佳的风水宝地。像东坑镇的长安塘,村后是苍翠的马安岭,村前开辟有池塘、沃野平川,左右各有小丘弼护,整个村庄像坐在太师椅上,悠然怡然。如此佳地不“长安世居”又怎么可以呢?  
    村落除了在整体布局上注重其意象外,一些村落在重要节点尤其是大宗祠、村口等这种关键性风水位置上匠心独具。如中堂潢涌的黎氏大宗祠,它便采用了灵龟探水的意象,在水涌便特特做出两个小水埠,将一只玩水的灵龟勾画了出来。当然,东莞古村落的意象不止这些,比如水塘的特别寓意,每一处意象都投射着古人的建设理念,当然这些意象也传达着传统文化的基因,它们鲜活的告诉着后人一个鲜活的村庄乃至城市所应该具备的文化关怀和理念,一座只有水泥混凝土浇筑而成的大厦丛林的城市是无法慰藉人们内心的,填补不了人们内心的空虚与浮躁。只有人文与自然两者互相作用,相互依赖,才能给人以归属感。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形如燕窝的石排燕窝村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虎门逆水流龟的龟脚楼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逆水流龟全貌(来自百度图片)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厚街河田村(来自东莞阳光网)
【莞邑风流】古村形胜
大岭山马蹄岗哨楼(来自东莞日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