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提及豫剧皇后陈素真,便会马上想起那哀伤凄婉的“羞答答”,那段浓郁的祥符慢板,一咏三叹,九曲回肠,听得人如痴如醉,若余音绕梁,回味无穷。这是大师早期的代表性作品,当年汴京城内“户户羞答答”,极受热捧。
陈素真大师有没有演过全场《春秋配》不得而知,但该剧目中的最经典的“捡柴”,却是其拿手好戏,是其煞费苦心精益求精沥血之作。这是一出唱功戏,通过三个慢板,将一个闺阁少女迫于继母虐待而随乳娘深山捡柴捡柴的委曲、幽怨,乃至羞涩、难堪表现的淋漓尽致,更在遇到素昧平生解囊相助的工资李春华时的那种感激、仰慕,以及由此而产生的爱慕之情,交代的清清楚楚,层次分明,使这位落难矜持羞涩而又情窦初开的少女形象完美的立在了豫剧舞台之上,不由让人对这位少女充满了怜爱之情。但大师的三十年代灌制唱片后嗓音失润,便少演出此剧,更多滴将功夫放在做工戏上,晚年重点打磨的如《宇宙锋》、《梵王宫》、《拾玉镯》等均属此类。
网上有称陈大师的此剧仅亲传给了弟子袁秀荣和省著名戏剧家石磊先生,现网上二人演出版本均有视频可赏,尤其是石磊版的还是全折戏。袁秀荣的“捡柴”被称为最得先生壶奥的,在其《缅怀恩师陈素真》一文中也细数当年随时学习此剧的经历(网上有此文,不赘述),一字一句,一腔一调,都是大师抠出来的。但据豫剧陈素真艺术研习社提供资料称,此剧陈大师亲授不止此二人。此剧在反右前,陈大师所在的兰州素真剧团是常演的,袁秀荣的此剧亦是在这一时期传授的。文革后,陈大师又将此剧传授杞县豫剧团学生,杞县团也常演此剧。此外陈大师义女关灵凤的这三个慢板也颇有风韵,可谓得陈派真传,既不失陈派韵味,又有关氏情结。据说郭美金是因为这出戏扮相很像年轻时的陈大师,所以吴碧波才大力推荐其成为陈大师的入室弟子的。网上有其唱段,扮相的确漂亮,颇有大师风韵,在首届豫剧节上代表陈派演出《三上轿》,颇受好评。而今再传弟子中关灵凤老师的弟子徐俊霞、郭美金老师的弟子陈迎辉、牛淑贤老师的弟子吴素真、吴碧波老师的弟子田敏等都擅演此剧,以田敏和吴素真两位的演出最受欢迎。据说当年田敏为排此剧多次到袁秀荣老师家中求教,袁秀荣退出舞台后在洛阳戏校执教,田敏是其得意学生之一。
现网上有《春秋配》全场戏的有豫剧小皇后王红丽、陈派优秀传人田敏和陈派传人郭美金的义女王爱霞,三人均是在省豫剧二团时推出此剧的。且王红丽也正是因为《春秋配》的成功演出,而荣获了“豫剧小皇后”的赞誉,声名鹊起。《春秋配》作为王红丽的代表作之一,也是其弟子修行的必备科目之一。王版“捡柴”唱词略有调整,但依然勾人心弦。希望能早日看到其弟子担纲此剧的视频。邯郸优秀男旦演员韩鹏飞的“捡柴”也颇有神韵,他博学多师,当然此折子应是在邯郸名家胡小凤、牛淑贤等老师的辅导下完成的,他也凭此剧摘得红梅奖,是不可多得的豫剧新秀。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