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话点翠

标签:
刘桂娟京剧翠鸟点翠观音菩萨 |
分类: 【玉面书生】 |
刘桂娟微博(已删除)
最近京剧名家程派大青衣刘桂娟的一条关于“点翠”头面的微博惊起了轩然大波,所谓的动物爱好者更是口诛笔伐,好似天塌地陷了一般。网友也有嘲笑刘桂娟太“炫富”的,但这其实在戏曲行里谁人不知的事实,而且点翠这种原本只用于皇亲贵妇的首饰也只有戏曲里的角儿才能担得起,不是谁想戴都能戴的。人们喜欢点翠头面所带来的那份贵气是由来已久的,它最初是王侯富户家夫人小姐的首饰,当戏曲出现的时候,很自然的便反映了过来。不单单京剧中有,各地方剧种中都有点翠头面的存在,豫剧六大名旦之一的马金凤大师也有一顶点翠凤冠,据说是其师梅兰芳大师赠送的。
我不喜欢国内所谓动物爱好者的狂热举动,这些年几乎年年都能闹出点动静,好像不作会死似的。记得广西的狗肉节也是闹得异常惨烈,何必呢,管得住自己,还非得管住别人,真拿自己当观音菩萨大慈大悲啊?即便是菩萨也不管别人吃荤嘛。而且动物爱好者关注的似乎总把猪、牛、羊这种日常生活中必备的肉食给忽略掉,要是真爱护,应该博爱一点,干脆吃素去吧。
部分动物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缺乏应有的尊重,没有人考虑为什么玉林会在那一天吃狗肉,只要是吃了就是不行。而这种强硬的做事方法往往会适得其反,事倍功半,甚至是徒劳无功,搞得民声怨愤。对于点翠亦是一样,其实未必所有的动物爱好者是第一次知道点翠的制作是与翠鸟的性命联系在一起的,而是当刘桂娟将那一副头面与八十只翠鸟血淋淋的放在一起的时候,人们一下子发现了美丽背后的邪恶。其实事实往往如此,高兴的时候看到的全是美好的,不高兴时看到的却全是糟心的,看什么只取决于自己。点翠这门手艺应该从汉魏时期便出现了,只是一直受众比较小,到明清时期才登峰造极,光彩大放。它的美就像象牙、玳瑁、鱼翅一样,美丽的背后都是骷髅。我认同网上有人提出的建议各大院团在以后的置办中可以多考虑仿点翠头面,其实从民国开始,真正的点翠首饰就已经成了稀有产品,更多地烤蓝工艺处理的点翠头面开始被接受。
我记得姚明在保护鲨鱼的公益广告中有句宣传语:没有买卖,就没有杀戮。也同样适用于点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