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豫剧名家王惠代表作《义烈女》片段欣赏

(2015-04-22 09:00:34)
标签:

王惠

梨园春

义烈女

常香玉

彭蕙蘅

分类: 【戏韵春秋】
豫剧名家王惠代表作《义烈女》片段欣赏
       2015年梨园春的开年赛季一如既往是“名师高徒”,只是这次请来了评剧名家冯玉萍老师和河北梆子名家彭蕙蘅老师,另有省内越调名家申小梅、豫剧名家金不换和王惠。个人认为这是一个很有意义的赛事,在戏曲不景气的今天,通过这种电视媒介再次向观众展示传统戏曲传帮带的魅力。通过徒弟与师傅的交流,将戏曲的故事再次传唱。第一场中王惠的弟子胡曙光一段《五世请缨》老道沉稳,无论扮相还是行腔,都颇有王惠当年风范。恰逢自己闲来搜到王惠当年的成名大作《义烈女》,对王惠老师开始有了新的认识。
     王惠老师的《义烈女》源自于樊粹庭的“樊戏”《义烈风》,这是豫剧的第一批原创剧目,是豫剧大师陈素真先生的代表性剧目之一,也是樊粹庭先生早期樊戏比较成功的一个。陈素真大师曾回忆这出戏中最后的十二个流水板竟然要了四个满堂彩,“这在豫剧中是有史以来的,又一个破天荒的”。也足见此剧当时的受欢迎程度。但原因种种,陈派弟子中鲜有此剧演出,而今擅演此剧的主要演员主要是常门弟子,如王惠、虎美玲、党玉倩及其弟子杨红霞、连德志、胡曙光、张惠等。此外段红玉、仝玉洁及山东豫剧名家香玉杯获得者张美娟、郭秀玉也擅演此剧,且她们都从王惠演出本。
       此剧大致情节根据流传在开封的古老传说改编,讲一个老师的两个学生,一个好,一个坏,与老师的女儿之间的恩怨情仇。剧情梗概是:京城都堂之子庄鸿文,因家父被奸臣所谗,逃离京城,沦为乞丐。在一个大雪天,冻僵在童家庄私塾先生童继善的门口,后被童老师救活并收为门徒。庄生进童门后,因早晚与童女玉珊一起攻读而产生恋情,童老师也看中他的文才,遂将女儿玉珊许配与他。庄的同窗王学海素羡玉珊姿色,将结发妻毒死,欲娶玉珊。王学海夜持钢刀欲杀庄鸿文,不料错杀了童老师之子。王学海隐瞒真情又代老师“告状”,嫁祸于庄鸿文。并行贿赃官,庄被判死刑,翌年秋后处斩。童家为答谢王学海为子报仇之恩,遂将玉珊嫁他为妻。一年后的八月中秋,庄鸿文被处斩的前几天,王学海大喜,醉后对玉珊吐露了真情。玉珊连夜间背着自己孩子到县衙翻案,途中于孩子不幸坠河死去而不顾,赶赴刑场,为庄生呼冤昭雪。最后真相大白,王学海被处死刑,但童玉珊却在法场自刎身亡。
      王惠的演出本是由河南著名戏曲编剧、导演石磊先生在1994年改编的,是其新古典主义的代表作之一。改编时石磊将剧本易名为《义烈女》,资深戏迷唐小宝称这一字之差,把这出戏的主题由一个刚烈女子与社会黑势力的抗争的性格悲剧,更向描述两个青年男女的爱情悲剧靠近了一步。因繁就简,去掉了不必要的人物和场次,使得故事更加紧凑,中心人物形象更加突出,情节也更扣人心弦。整出戏只留下“闹学”、“自媒”、“代僵”、“吐真”、“坠儿”、“玉殒”六场戏,保留了原剧的悲剧色彩。王惠在这出戏中的表现也颇值得点赞,在听惯了她歌唱性女高音的歌唱豫剧后,突然发现了她的委婉细腻。这出戏前半部以花旦、闺门旦应工,后半部以青衣应工。开场中一句“一夜朔风把门敲”便将一个天真俏皮但又善良的豆蔻少女形象立了起来,“闹学”一场中,庄鸿文、王学海还有小弟等之间的关系、厉害便交代的很清楚,一个心有所属又羞于女孩子不好演讲的正义善良的少女形象活灵活现。顺带说一下,虎美玲老师的这场戏是王惠“闹学”和“自媒”两场戏的合体,但人物形象的处理上稍稍逊色于王惠,尤其是任三印的庄鸿文在藏头诗那场中心理活动交代的不清不楚,极没有层次,不如王惠版中丁建英老师交代的细腻明白。到“吐真”中童玉珊已经是王学海的夫人,一个孩子的母亲,但一年来的疑问始终盘旋在脑海,她无法接受自己甘愿托付终身的庄鸿文居然会恩将仇报,杀死自己的弟弟谋图家产。但一切又似乎铁板钉钉不由得她不相信。而当中秋夜王学海醉后吐真言时,童玉珊终于明白了故事的真相,也明白了眼前这个人的罪恶丑脸。“短贼的一席话石破天惊,好一似冷水灌顶,怀里抱冰”。唱出的真是此时童玉珊的悲凉,那一句“我那杀了人的天哪”划破了天际,犹如一把利剑直直的刺向胸膛。从冒出要杀刺王学海,到想到为庄鸿文喊冤,再听到娇儿一声啼哭,再到要摔死孩子,最终背子趁夜喊冤,将童玉珊内心的挣扎处理的丝丝入扣,层次明细,王惠在处理上也张弛有度,绝望、凄楚、坚定,在这个女人身上层层展现出来。“坠儿”是一场做工戏,表演中边唱边表,很有看头,而且从中可以看出王惠的基功非常了得,也更让我相信一个角儿不论如何被人诟病,都有其成为角儿的理由。王惠能从常香玉大师众多弟子中脱颖而出,成为其最看好的继承人之一,那绝对不是吹的。到最后一场戏“玉殒”中,一曲二八板“庄公子你一席话意重情长”唱得人不由潸然。据唐小宝称这出戏是王惠进入河南省豫剧一团的第一个大戏,而王惠果然不负众望,在95年河南省第五届戏曲大赛中因此剧荣获演员表演一等奖,此剧也荣获演出奖。可以说一出《义烈女》让王惠成为一位戏曲新星,在常香玉大师的教导下终于熠熠生辉了。
      2009年7月13日,时隔十五年后,王惠率领着当年《义烈女》的原班人马在郑州英协剧院再次上演了这出经典之作。为保持原班人马的演出阵容,起用了因故多年不登舞台的国家一级演员、原在该剧中饰演王学海的李庚春;已调到省豫剧二团任书记的国家一级演员、原庄鸿文的饰演者丁建英。省豫剧一团的当家老生、国家一级演员、豫剧唐派优秀传人袁国营和著名鼓师张森,也都加盟了该剧的艺术创作。特别邀请原剧编导石磊先生,在保留原剧精华的基础上,对该剧的剧本和导演手法进行了新的整编和处理,重点加工、重写了三场戏,删掉了“自媒”、“坠儿”两场戏,演出时间从两小时四十分钟压缩至两个小时,并有许多别出心裁的新处理。未曾看过王惠新版《义烈女》的演出视频,仅在网端搜得兰田飞哥录制的最后一场戏“昭雪”中的一段唱腔,但录音效果比较差,个人觉得“自媒”一折在塑造童玉珊和庄鸿文性格形象上是必不可少的,老版中丁建英老师拿捏的庄鸿文十分到位,将一位有爱慕之意但又因自己罪臣身份不愿“恩将仇报”的文弱书生的心思描述了出来,当看到童玉珊如此坚贞的爱上自己之后,也终于敞开心扉露出笑颜。而“坠儿”一场做工戏有童玉珊丧子的悲伤,“杀了人的天哪”,喊出来的不仅仅是对天绝人路的不满,更是自己坚定法场喊冤的决心,将童玉珊对庄鸿文的那腔真情更凸显出来,当然是更悲剧性的凸现出来。真是有了王学海、有了孩子,那么多那么多的牵扯,才使得这个饱读诗书的女子在面对自己心爱之人获释时那样的悲戚,无颜以对,最终玉殒当面。
       网上不乏对王惠老师的口诛笔伐,对于其所引领的“吼”派豫剧千夫所指。但听过《义烈女》及这次“名师高徒”比赛,应该会有一个不一样的王惠形象出现。网上搜来几个该剧的经典唱段,视频中均有唱词,故不再给出。另附全剧视频在后,不妨听听。
     

庄兄你一席话意重情长

短贼的一席话石破天惊


王惠早版的“玉殒”一折,丁建英饰演的庄鸿文

兰田飞哥分享的2009年郑州英协剧院的再版《义烈女》“昭雪”

王惠早版《义烈女》全剧
另附王惠高徒胡曙光的一段唱“庄兄你切莫把伤心话儿讲”,同样是该剧中的一段经典唱段:

再附豫剧名家党玉倩、平顶山市豫剧团仝玉洁、山东名家张美娟的唱段,可供参照:

庄兄你一席话义重情长

仝玉洁“坠儿”

张美娟 缺少“坠儿”和“玉殒”两折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