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庆祝张宝英老师从艺六十周年之感恩回馈 [转载]庆祝张宝英老师从艺六十周年之感恩回馈](//simg.sinajs.cn/blog7style/images/common/sg_trans.gif)
从1953年张宝英老师跨入长葛县豫剧团的大门至今已经过去六十个春夏秋冬了。为庆贺张老师从艺六十周年,安阳市艺术研究所所长杨奇先生特撰写了近万字的“穿越甲子自雍容”一文。该文日前已由魅力中国杂志社全文刊登发行。杨奇先生不仅从理论的高度回溯探讨了张老师六十年舞台生涯的意义和价值,还披露了很多鲜为人知的事迹,展现了一代大家继往开来的绰约风姿。
为了使大家更为全面地理解张老师六十年的跋涉征程。负责编辑的兰田飞歌与张老师沟通后,多方搜集,加以甄选,最终一致择定了《红梅记》、《游龟山》、《三哭殿》、《洪湖赤卫队》、《对花枪》、《下河东》、《红楼梦》、《宇宙锋》、《王熙凤与尤二姐》(1982年与崔小田在郑州联袂演出)、《陈三两爬堂》(1980年,在首都北京录像后拍摄的第一张彩色剧照)、《打牌坊》(1965年与马金凤在广州合作演出)、《红灯记》(1964年与崔兰田在西安同台演出)《清风亭》等近三十张罕见剧照,其中绝大多数为首次公开,就连《桃花庵》、《卖苗郎》、《包青天》、《秦香莲后传》、《寻儿记》等剧目的艺术造型,也有别于大家常见的剧照。
另外,本期杂志还收录有兰田飞歌撰写的七千余字的“悲情兰田暖人间”一文(谭静波、杨奇等指导)他从人性的角度剖析一代悲剧大师崔兰田潜隐的幽邃深沉。其中,崔大师30岁时演出《秦香莲·杀庙》的绝版剧照在兰田飞歌的苦寻下终于重见天日,使大家得以管窥其盛年时期的迷人风采。此外,崔先生的家族及安阳市档案局、安阳市崔派艺术研究院等提供的更多的鲜见照片也辑录其内。
值得一提的是,本期杂志还收录有樊粹庭、桑振君等先贤的大量珍贵资料,而且在版式设计,装帧印制等方面融入了当代审美构思,显得高端大气,精致脱俗,颇具珍藏价值!
为了感谢广大博友多年来对张宝英老师博客的支持关注,经张宝英老师授权,特委托兰田飞歌赠送书刊留念。如果大家有什么样的心里话祝贺张老师从艺六十周年,请于2014年9月15日前转载并评论。9月16日,将从中随机择取五名博友,分别赠送一本样刊留念。
机不可失,快快行动起来吧!
——张宝英艺术生涯博客全体博主敬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