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生至少该有一次,为了某个人该忘了自己。不求有结果,不求同行,甚至不求你爱我,只求在最美的年华里遇见你”。忘记了这是情圣徐志摩的一首什么诗,但着手来写遇龙河的时候,偏偏脑海中便出现了这几句。也许,这便是遇龙河给我的印象吧。
遇龙河是阳朔山水最美的篇章之一。导游毫不客气地跟我门讲,以前说桂林山水就是漓江,而现在漓江承载太多了,变化也大了,大家熟知的漓江渔火已经在漓江上看不到了。遇龙河则是这几年新兴起来的一条河,清晨还可以看到鱼鹰抓鱼的场景。一路上赏景问花,漓江山水已然动人心肠,导游这么一吊胃口,自然报名遇龙河漂流的人就大大滴。当然也有不为所动的,诸如我。当然导游又将穷山恶水出刁民的话讲了一遍,更直白告诉我们上了船的花销比较大,而且船工的也是游客出钱。当然,在同行的哥们姐们未上船时,这一切都还似乎都未能引起太多注意,但等到再次回到车上,一下子便爆发了。
漂流的都下车去了,我们七八个不漂流的则留在车上等待。太闷热,司机很抠门,人一下车马上便空调就关了,搞得我们也不得不到下面晒毒太阳。这个上船的地方,其实挺桃源的。青山一如既往的青葱窈窕,绿水义无返顾的清灵流淌。基础设施还不完善,乡间的小土路透着田野的芬芳。青翠的禾苗整齐的长在田野里,垄头上间或开着一些似曾相识却喊不上名字的花。绿树掩映之下,透出几座村舍,不过若是能够是古朴点的,可能会更吸引眼球。待导游安排好了上船的人,便又开车拉我们几个去下船的码头。
一路上的山水与漓江无异,这原本就是漓江的一条支流而已。车子在山林里穿过,间或看到几头闲适的牛活动在路旁。下船的码头上车辆繁多,我们依然是下车活动。当然去遇龙河边走走是必不可少的。码头上可以看到这条清澈的河,波光粼粼的。河面上竹筏漂浮着,景致的确温馨很多。过一条马路,从桥下再看可以看到遇龙河上的最后一道冲排的场景。人为拦起的的水坝上六七个竹筏正在冲下来,虽然落差不大,想必惊呼不小。
站在大榕树下,跟同行的人一起聊聊天。奇怪的是,大家虽然都是第一次到桂林,但印象却都不怎样,也难怪毕竟他们都是来自首都北京的。等着等着,车上的人也渐渐回来了。谁知道这居然是更大的遗憾。一个个都在抱怨筏工,遇龙河上到处都是卖烤鱼酒水和拍照的。筏工们一到这些摊点,就毫不客气地拿东西吃,而且专挑贵的,账当然是游客付。而且贵的离谱,一条鱼六十元。一车人简直乱成了一锅粥,导游也不得不安抚一下大家情绪。
站在下船码头上,看遇龙河,觉得好美,清纯的像邻家少女。那些筏工一个个就好似邻家的阿叔阿伯。但当这一切淹没在骂声之中后,突然觉得自己没有漂流是何等的英明。至少还守住了一份心里的美,哪怕只是虚幻的也好。也比这些漂流而归的人们好,美一旦破碎了,就再也好不起来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