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2014-02-12 14:03:25)
标签:

浚县

庙会

碧霞宫

高跷

陈氏太极

分类: 【天涯行者】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来自凤凰网       

      山水簇仙居,仰碧榭丹台,一阕清音天半绕;

        香花酬众愿,看酒旗歌扇,千秋盛会里中传。

    碧霞宫前戏楼上的一副对联,千百年来,浚县古庙会以其悠远的传统、古朴的作风、兴旺的香火跻身明清时华北四大庙会之一,与泰山庙会齐名。进入新世纪以来,古庙会更如逢春风般,被国际友人称之为“中国老百姓的狂欢节”。而今,依托浚县正月古庙会而举办的鹤壁民俗文化节已经成功举办了五届,今年的第六届越发比以往组织到位,虽然不能到家乡走走看看,但却时刻关注家乡庙会的情况,更感谢微博上好多朋友的跟踪报道,虽不是什么大摄影师,手机随机拍下来的,不够清晰完美,但从中还可以看到庙会的一角。从报道中,知道已经“卧”会六年的村中社火又出会了,带来了说唱担经挑儿,村中的担经挑儿是带说唱的,与通常看到的表演并不一样,可能当年的武术队已经很难恢复了,不过村中社火最精彩的是正月十五晚上,火龙表演是县城一绝,嘣嘎轿更是惊险。同时,往年独唱的新镇栗庄的说唱高跷今年来了新伙伴,淇门村说唱高跷也来登山了。

    今天是正月十三,正月十五-十六两天,则是浚县正月古庙会的巅峰时刻。期待更多滴网上报道,当然也希望更多地朋友能够到浚县作客,一睹千年盛会的火爆场景。这样的元宵节也许比玫瑰花更具有魅力!

    以下照片来自新浪微博平安浚县、浚县同城微博等,及凤凰网、浚县信息港,特此感谢。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北大街背阁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打花棍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说唱怕媳妇顶灯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城区高跷队伍中的两位领头羊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戏蝶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打竹马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担花挑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凤阳花鼓第一次亮相浚县古庙会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少林武术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温县陈氏太极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东大街舞龙队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南狮表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高跷扑蝶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二鬼打架(此张及以下三张来自浚县信息港)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说唱高跷
以下来自凤凰网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浚县古庙会引爆正月十五

 

附:

这是一座没有被历史记载的贵族之城,周身华贵,却沉默千年。

这是一座曾经被《诗经》用39篇诗歌描写过的文化之城,“毖彼泉水,亦流于淇。有怀于卫,靡日不思”。

这是一座“仙鹤栖于南山峭壁”的仙境之城、传奇之城,高山峡谷,清澈见底,千峰竞秀,风光秀丽。

这就是鹤壁

它不像洛阳那样,牡丹一开,四方来贺,也不像开封那样,背靠一条河,横跨一个时代。但它有属于自己的妩媚,这妩媚来自《邶风》19篇、《鄘风》10篇、《卫风》10篇,《诗经》中整整39篇诗歌专门描述中国文明刚刚起步时淇水卫地的妩媚。更何况,还有同为卫地主宰的卫武公所做的《大雅·抑》、《小雅·青蝇》、《小雅·宾之初筵》、《小雅·君子于役》、《小雅·扬之水》雅五篇。

《诗经》的人文渲染,为鹤壁这座城市增添了一种隐忍于文化背后独特的美。

鹤壁,曾经只是汤阴的一个集镇,后来因为煤炭,被来自天南海北的人们用铁铲和钢钎唤醒荒山和大地,在淇水之滨建成一座新兴之城。道路宽阔,高楼林立,绿树成荫,短短数十年间,成为豫北的璀璨明珠。

一条淇河,风流三千载

鹤壁之美,首先在淇河之美。

淇河横截太行山,开辟如画美景,诗河、史河、生态河流出“北方漓江”的美名。

作为北方少见的未被污染过的河,淇河清澈见底,鱼虾游戏其间,鸟类翱翔于水面,未到江南,却有江南之旖旎。水影山光,胜过桃源,让七千多年前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已经把这里作为栖息地,“淇水悠悠,桧楫松舟,驾言出游,以写我忧”。

带着“诗经”气息的淇河水流过新石器,流过殷商朝歌,流过卫地,流过燕赵,最终让仙鹤栖于南山峭壁,形成今天的鹤壁。纣王帝乙,“长巨姣美,天下之杰也;筋力超劲,百人之敌也”,都名由“沬邑”改为朝歌,这样的帝王,本可成就不世之功的,怎奈朝歌城内日日笙歌,鹿台上酒池肉林。钱年之后,留给鹤壁的,除了摘心台、鹰犬城、纣王殿等历史遗迹供我们凭吊之外,更多的是关于那个时代的典故和传奇。

淇河天然太极图的发现,则为鹤壁、为淇河增添了一层神秘的色彩。它左携殷墟,右扶朝歌,纵横坎离,定位乾坤,阴阳二鱼隔着淇水相互呼应,怀抱阴府,背负阳宫,动中有静,静中有动。据说文王姬昌曾在此怀揽太极,静思致远,然后受此自然地貌感悟,完善先天之数,为《易经》文化奠定基础。

两城三山,胜似人间四月天

鹤壁主要有淇县和浚县两座古城。淇县城是殷商和春秋卫国国都,境内云梦山为中国第一古军校,古灵山为《封神榜》故事发生地。浚县城怀抱两座山,城中有山,山上有城,炊烟之中晨钟暮鼓不绝,宛如千年历史退潮之后留在沙滩的一只双珠蚌贝,境内的大伾山为禹贡名山。同时,它还是是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浚县古庙会已经成为鹤壁的一张旅游名片,如今是华北第一庙会。

云梦山有“青岩表仙境之胜”之称,早在战国时期鬼谷子王婵就在这里收徒授课,名将孙膑、庞涓曾经求学于此,是中华第一古军校。这里山石陡峭,峰峦峙立,犹如战国时代的儒士,宽袍高冠,捧一卷古书,手捻着五柳长髯,吟咏着着“日月忽其不淹兮,春与秋其代序。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古灵山以水为胜,以水为美,是女娲修真处,纣王降香处和《封神榜》故事发生地,悠久的历史文化与优美的山水景观交织一起,已经成为休闲度假、登山探险、祭祖朝拜的游览胜地。“危岩少进,群峰耸翠,列柿流丹,一经蓬壶,半岩风雨,九天鸣佩,巨崖走蛟,双剑横秋,东海龙吟,西山虎啸”为灵山十景。

大伾山是“佛、道、儒”三教并存的山水名胜,孤峰凌云,山势奇特,寺庙洞阁棋布,摩崖碑刻林立,松柏夹道,曲径幽回,古时为“河朔胜景”。这里汇聚了一千多年的宗教风俗、石雕刻像、摩崖石刻、风物传说等遗存,承载的多晒水患人战的凛冽、世外边缘的放旷、山野民间的率真。据说当年大禹治水时曾经登临此山,因此有“禹贡名山”之称,山上有十六国后赵皇帝刻制的大石佛,高二十多米,北方最大,全国最早,有“镇河将军”和“八丈石佛七丈楼”之美誉,不仅是大伾山的旅游名片,更是鹤壁的名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