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婚假里抽了一天,有一个人背着书包去了趟广州,因为媳妇已经上班了,而我的假期还没有结束。太远的地方又不想去,广州当天晚上便可以回来,因此变成了我的首选了。
其实在初来东莞的第一个国庆,我就有一天是在广州度过的,那一次主要是在越秀区逛了,其他只去了陈家祠,而且最后到越秀公园的时候,相机没电了,基本没有拍公园的照片。二进羊城,我计划的景点是从光塔寺开始的,但却不晓得原来光塔寺是如此的不出名。汽车一大早便到了火车站,站前的公交车站已经很繁忙了,我穿梭其间,去没有发现去光塔附近的车,问了几个工作人员,也都说没有,而且更不爽的是,不少工作人员都没听过光塔寺,坑人呢,这地方怎么如此不出名呢,不是大唐的灯塔吗?没辙,我只好又沿着上次的老路坐上了去光孝寺的公交车,因为我知道光孝寺距离光塔寺不是很远。
清晨的阳光暖暖的洒在光孝寺的山门上,广场上已经有了不少香客,已开始陆陆续续有人进去了。我只是在广场前驻足了一会儿,沿着光孝路像光塔的方向走去。整条路绿树阴郁,光影错落,路右边有一个单独的院落,门楣上写着“光孝堂”,大约也是个基督或者什么宗教的地方吧,铁门锁着没有对外开放,我只是过客而已。熟悉的骑楼街泛着清晨特有的暖黄色,行人在骑楼下排着长队走着,有线电车在路上来回穿行。过了十字路口继续强行,似乎这边的树要比刚才那段更浓郁些,道路也就更暗淡些。忘记了是从哪个路口拐到光塔路的了,反正是一路行来一路打听,广州人这次表现出来的热情要比上次浓烈得多,难道这是文明城感召的吗?渐渐地看到光塔寺的后身了,一组浓郁的明清建筑,一点也看不出这是伊斯兰圣地。风格已经中原化了,不变的可能只是宗教里的旨意。转到光塔寺正门,我心中升起一种快乐的感觉,终于走到了这里,一种解脱的感觉。我拿出相机,一边拍一边走,山门都没进去,就有管理人员出来了:不好意思,我们不对外开放。尽管我讲了费了好大劲才走到这里的,他依然是坚持宗教原则。沮丧还觉得这种不开放的方式有点丑陋。
索性出来前往下一站,刚刚升为国七的五羊观,这是羊城之所以为羊城的由来,向往这个地方很久了,之前也听朋友提及过这里。但我有点不是很明白,中国的国宝怎么跟中国的教授一样呢,都是熬出来了。对于这些早都已经存在的古迹,为什么起初就不是什么级别,而随着时间的累计,级别也开始递增?一位刚刚晨练回来的阿姨给我指路五羊观的位置,嗬,五羊观前广场很广阔,不少人还在广场上运动。整个建筑群是用绿色琉璃瓦覆盖的,但给我感觉极为不爽,粗糙的当代补建或复建建筑丑陋无比的汇聚在一起,显得格外刺眼。对于眼前的这座所谓新贵国七让我大跌眼镜,如果这样的一个建筑都可以了,我家乡的很多县级文物也都可以入围了,只是没有人去组织为他们编写本像样儿的申请材料。五羊观现在是个博物馆,很不幸去的时候是周一,博物馆闭馆。因此也只是在广场上晃了晃而已。观前的两只沧桑的石头狮子应该是古物,雕刻的并不精美,而且保存的也不甚完好,狮子后面的一座牌坊是复建的,倒是存着一些古意。在后面的群落就不提了,至少不是我想象中的款儿。
也许是两个地方的不爽,让我对那一次的出行极为不称心,心中不停的打鼓,难道不该来这里吗?怎么都这样呢?接下来会怎样呢?不确定的东西在增多,但我还是既来之则安之的心态吧,没有考虑坐车,步行前往下一站——石室大教堂。走过好几条骑楼街,骑楼内几乎全是做批发生意的,而且生意都蛮不错的。在几个好心人的指引下,大教堂终于矗立在眼前了。直到站在教堂前,我才觉得不虚此行。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