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方
小方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97,130
  • 关注人气:1,31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2013-05-29 08:56:56)
标签:

襄阳

绿影壁

李自成

朱高炽

土木堡

分类: 【天涯行者】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从襄阳城西门折回十字街,一路上打听着去绿影壁的路。当地人真的还是蛮热情的,不会太隐藏,很乐意指路,即便是骑蹦蹦拉客做生意的老人,不坐车也会爽快直言的。因此,去绿影壁并不难。
    八点多的大街上,人流开始增多了,大路上湿漉漉的,天空还没有完全放开,两旁老迈的法国梧桐静静地撑出了一带绿荫来,早行的人们则在荫下行走。沿途刚好看到了襄阳谯楼,这个原本不在我们的旅游日程上,但既然看到了,当然会看一下的,何况这是我看到的第一座谯楼。谯楼现为湖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始建于明成化年间,雍正时旧址重建至今。整座谯楼坐西向东,硬山式建筑,谯楼位于高台之上,台子用石块砌成,现在好像是一个书画展览馆(?)。因为时间尚早,大门紧锁,也只能望楼兴叹一下了。
    谯楼对面便是绿影壁巷了,巷口竖着一座繁复的木质牌坊,内侧书有“王府旧址”。牌坊之下是一家面馆,名曰“王府面馆”。不晓得这里是不是襄阳城中做得最好吃的面馆,但至少生意是超级红火。店门口放着好大一桶切好的韭菜末,食客们进馆时,就自己斟酌着放韭菜末在自己的饭碗里。我和媳妇也是在这里用的早餐,两碗面,微微放了些辣椒,真的吃的大汗淋漓,媳妇直喊辣。绿影壁现在已经成为一个社区,可能这是参观绿影壁的直通路,所以两侧的楼房在样式上还是做了仿古的修饰。路的尽头便是被圈进起来的襄王府了。
    老远便看到了府门,看到一些人站在门口观望一下便闪开了。我们还疑惑是不开门营业呢。因此,我们也走到门口站站,一侧的售票口的大姐赶忙招手,示意要过去买门票方可入内。已经记不得花了多少钱,二十多吧,看完后,媳妇连喊不值。襄王府现在只是一个凭吊的地方吧,或者只是告诉来者这里曾经有过这么一座藩王府邸,眼前的这座高大的绿影壁便是那座藩王府的遗存。
   历史上的襄阳府是什么样子,恐怕只有这座不会说话的绿影壁知道了。面对眼前复建坑爹的新王府,它显得格外疲惫不爽。第一代襄王是明仁宗朱高炽的第五子朱瞻墡,他最初封地在长沙,正统元年移邸至襄阳。朱瞻墡在位时,朝廷发生了一场变故——土木堡之变。正统皇帝北狩,结果被瓦剌擒获,一去便是N年。国不可一日无君,以于谦为首的大臣推立景泰帝,但在这次推立藩王的变故中,朱瞻墡曾是最热门的人物,因为在诸皇子中他是最大最仁孝的,皇太后十分中意他。但朱瞻墡十分明白自己的分量,不入召,而上书太后,请立皇长子,令郕王监国,募勇智士迎车驾。景泰帝没坐多久皇帝便驾崩了,正统帝再次登基,景泰不得以帝礼入葬,而当年策划另立君主的于谦等大臣也不得好死,而朱瞻墡自然也成为他最大的怀疑对象。但当他看到朱瞻墡的奏折之后,大为感动,对这位叔王尊敬有加。多次请王入朝,并“命百官朝王于邸”,礼遇甚隆。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我们可以去想象,当年炽热的襄王府是何等的宏伟富丽。而时间如逝水,悄悄逝去那些繁华,只留下一道影壁让后人去猜想。这道绿影壁应该是一种街边影壁,当年的襄王府大门是向南的,绝对不会像今天这样在西边开了一个不伦不类的门。绿影壁大量采用了绿砭石,与通常所见的影壁材料大为不同,这也正是其得名的由来。整座绿影壁分三堵,由壁座、壁身、壁顶三部分组成。三堵中均用汉白玉雕龙石条镶边。壁座位覆莲汉白玉镶嵌绿砭石,砭石之上曾经也有雕刻,但今天已经风化严重,基本无可辨识了。仰莲汉白玉之上,百花雕栏镶嵌着一组风化严重的绿砭石,之上便是一条精美的雕龙汉白玉,这组雕龙格外精美,小龙神气十足。而整座壁身正中央的绿砭石上镶嵌着一组双龙戏珠的图案,两条龙在翻腾的海水之间尽显出其雄伟豪情的一刻,当年的正中间的那颗珠子应该是嵌玉的吧,张牙舞爪,跃跃欲试。而左右两堵之上的则是飞龙在天,云海滔滔,飞龙若隐若现,神采俊伟。影壁的顶采用了庑殿顶,飞檐凌空,整座影壁高达7.6米,宽26.2米,厚1.6米。在影壁两侧还雕刻有海外仙山,壁后无雕饰。
    转回身走进新修的襄王府,说是新修的,也已经是满目疮痍了,屋檐都已经成了不同程度的S型。大门内是关于襄王的传承介绍。府门之内的大殿建在已高低不平的高台之上,模样看上去还算轩昂,里面主要展览明代官员的服饰、品级等相关知识。大殿之前右侧有一钟亭,不晓得这个钟是否是当年襄王府的器物,钟体硕大,钟身上铸有铭文,不过也没耐心看,只在上面看到“襄阳路南漳县尉主簿”、“南漳县尹”等字样,大约这是南漳某座寺院的一个遗存吧。亭外一树白花开的格外灿烂,我挺喜欢这种花,有点像槐花,但又绝不是槐花,白如瑞雪,与这碧瓦铁钟之侧,格外醒目。而大殿左侧则是一些碑刻,碑刻内容庞杂,专文论述一下吧,可能那是我们在襄王府看到的除了绿影壁之外,花时间最多的一个地方了。
    当年的襄王府被李自成这个败家子一把火焚烧了,他是在这里登基成为“大顺王”的,但当离开襄阳时,却毫不犹豫的火焚襄王府。我不晓得这是什么逻辑,但似乎也是中国历代起义者习惯的逻辑,好像当年搜刮民脂民膏建立起来的的东西,在新政权中不能为我所用时,就必须付之于火、于乱。因此中国的起义成大气候的不多,因为起事者有远见的太少。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水镇荆襄】赫赫藩王府的遗韵——绿影壁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