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2012-07-04 08:56:27)
标签:

南社

古村落

塘尾

陈家祠

灰塑

祠堂

红楼梦

宗庙

烧鸡

公仔

余光中

木雕

旅游

分类: 【天涯行者】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我很喜欢余光中先生的《乡愁》: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我在这头,母亲在那头;长大后,乡愁是一张窄窄的船票,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矮矮的宅兆,我在外头,母亲呵在里头;而现在,乡愁是一湾浅浅的海峡,我在这头,大陆在那头。
    每每想起这首诗,我都会想起年初去南社的那种家园的感觉,而今住在南社的人多半都已不是原住民了,操着各地口音的打工仔成了这里的常驻民。虽然南社这些年投入了不少钱进行保护修复,但不接地气的人流依然掩饰不了这是一个风雨故园。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南社已经成为东莞旅游的一张名片,因此去过塘尾之后,一直都筹划着再去南社瞅瞅,去看看那一长溜儿几十座肃穆庄严的祠堂,去看看那小桥边挂着红灯笼的古榕树,去看看那一条条蜿蜒而又畅通的小巷。于是,趁着周末的好时光,我踏过了西大门,闯入了这个俨若桃源一般的古村落。

    与塘尾等东莞古村落一样,南社也有村寨墙,但保存上不及塘尾完好。西门是新修复的,样子不太讨人喜欢,但西门自古以来都是南社寨门中最宏伟最重要的一个,因为西门是从村子到莞城的交通要道。南社整个村子以池塘为中心,沿两边坡地建筑,村中的主要巷道也都与池塘连同。围绕池塘是一座座祠堂,这里集中了村子中80%之多的祠堂,是村中最重要的活动的场所。整体而言,池塘南岸似乎更为富有,房子多用青砖做成,而北岸房子稍为久远,不少房子为土坯房。而且可能早起的南社人是在北岸居住的,所以谢氏宗祠在北岸,而后壮大起来的谢家人又在池塘南岸修建了规模更大,装修更为辉煌的谢氏大宗祠。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南社最经典最璀璨的也便是池塘周边的几十座大大小小的祠堂了,或淡雅,或奢华,每一座祠堂现在都对公众开放,不少祠堂内还举办着特色的展览,从中可以知道谢氏的渊源,原来这一支谢氏跟俺还算是老乡,是从河南南阳迁徙而来的。任何一次迁徙都是一次辛酸史,谢氏在经过长途跋涉之后,辗转来到了这里。据说当时谢氏老祖人单势孤,从事的职业也很低贱,但便是从这一箪食一瓢饮开始,谢氏逐渐在村中站稳了脚跟,并最终成为村中无他能敌的第一姓。与塘尾人多经商不同,南社这里以读书入仕为主,几乎每一座祠堂前都竖着标榜着功德和荣誉的栓马桩,上面题刻着一代又一代的南社士子高官得做的轻狂一刻。今天已经很少人去注意这些栓马桩了,不过在当年这应该是百姓们议论最多的东西,谁家的孩子得官了,谁家孩子的名字可以刻写在宗庙前了,相信这一株株老榕树记忆深处有不少这样的品评。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游人很少,踱进每一座祠堂,都不必担心有人惊扰,可以由着自己【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的性子慢慢地赏玩。极少数的祠堂内的神龛上还摆放着祖宗牌位,精雕细琢的神龛,整整齐齐的牌位,精心雕琢的装饰,淡雅悠闲的画面,抚摸着堂内的立柱,来回踱着一块块红色的方砖。我没有经历过拜宗祠的场面,对于我最生动的画面便是《红楼梦》中宁国府拜宗祠了,可以想象那是怎样一件肃穆而神圣的活动,平常一派喧哗的宁荣二府,彼时彼刻却是鸦雀无声。想必当年这一座座谢氏祠堂内,也是同样的情形。神龛内的祖宗们领受着儿孙们百年不变的香火,喷香的烧鸡(鹅)肯定是不会少的,也许还有一条吉祥如意的大鲤鱼,当然莞乡特色的公仔是少不了的,每到祭祀的时候,应该也是春节将至的时节,据说公仔最初的用处便是在腊月里送给刚出嫁的少妇和久婚未育的女人的,希望她们来年能够生个大胖小子,为祖宗添香火。不过而今的公仔已经脱离这种添香火的本初了,一件件漂亮的公仔在艺术家的手里闪亮登场,我很欣赏这种手艺,但对于它的色彩却不是太感兴趣,感觉它跟家乡泥人、面人很像,只是用途就相差太远了。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百岁坊、谢氏大宗祠无疑是这祠堂中最精彩的华章。不过百岁坊翻修的痕迹太重,虽然据老人们讲是与原来一模一样的,但感觉上眼缘要差很多。一旁的大宗祠虽也经过了修复,但感觉上要更古朴一些。木雕、灰塑、砖雕一样都不会少,因为它是众祠堂中的头魁,所以规模和装饰上也都是最高档次的。这里是村中祠堂中唯一用琉璃瓦的地方(当然翻修后的百岁坊不算),祠堂正脊和垂脊上的灰塑依然让我惊叹,虽然在陈家祠、潢涌、塘尾都已经领教过了,但南社的灰塑依然出彩,一个个栩栩如生的人物活灵活现的演绎着属于自己或者抱团儿的故事,虽然我无法完全明白其中所蕴含的深意,但其中所投射出的那份舒旷与恬淡,可以看出谢氏族人的那份宁静致远的心襟。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古人云:家园十亩屋头边,正春妍。酿花天。杨柳多情,拂拂带轻烟。池塘边俊朗高挑的木瓜树,浓荫漫漫的古榕树,虽然仅仅那么几株,已经满满遮了一池塘。池塘内的鸭舍,洁白的鸭子已经远游了,到池塘的深处去采食东西。看着它们红掌清波涟漪串串的样子,这不就是梦中家园的样子吗?榕树下的老人们悠闲的坐在石头边,浮云一般看着眼前的游客,也许他们清楚,这些人不会带来什么,也同样不会带走什么,这里永远都是独属于他们的家园。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家·园】南社明清古村落行迹(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