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汉书刘邦韩信彭越卢綰 |
分类: 【西汉风流】 |
小方读《汉书》之二十五
卢绾是刘邦的发小,《汉书》记载卢的爸爸与刘邦的爸爸就“相爱”,两家关系非常好,等到两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恰好又是同一天,就这样两小儿一同读书,一同长大,“壮又相爱”,也就是说两人长大后依然是杠杠的哥们儿。
于是,卢绾跟随刘邦一起兵起沛县,在打拼大汉江山的过程中,可谓立下了汗马功劳。刘邦也因为这份交情,在击败燕王臧荼之后,封卢绾为燕王,而当时非刘氏而王的天下不过七人。可惜,就像一只升上天的风筝,稍稍有点风儿,就会左右摇晃,而牵线的人就必须左右好,不断调整。
大汉江山在刘邦的休养生息政策下,逐渐巩固下来了,老百姓也开始安居乐业了。于是,老皇帝又开始有点翻忽悠了,如果自己百年之后,那么一大批手握重兵的功臣们会怎样呢,再看看惠帝吧,软弱,不像个能镇得住的主儿啊。他们会不会不服管,像自己一样起兵造反啊。于是游云梦试探了一下韩信,结果陈豨和韩信先后造反了,而彭越、英布也先后被传造反和造反了,这可都是异姓王啊,而更可怕的是,跟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卢绾好像也许也参与造反了。老刘邦可谓在病床上都放不下自己的江山,怎么处置卢官呢?先亲自召见一下吧,谁知道卢官又称病了不肯来,又派审食其、赵尧亲自去燕王府。
其实卢绾反了没有,似乎是没有,他只是担心刘邦“醉翁之意不在酒”,击败了陈豨之后,自己的燕国与大汉就再没有缓冲地带了,而此时此刻异姓王们已经先后被拿下了,自己这个发小真的能够逃过此劫。他的这种担心并非空穴来风,韩信、彭越都是以莫须有的名义给拿下的,自己的能力恐怕不及他们,该如何自保呢?于是,在攻打陈豨的时候,他没有那么卖力,这是一种自保的行为。但是,从刘邦派审食其去燕王府查询一事来看,卢绾认定是吕后要诛杀功臣和异姓王而非刘邦是有一定道理的。审食其与吕后可是关系不一般,有人说他们是情人关系,秦汉之争中是审食其陪着吕后在沛县度过的。但审是吕派人物应该不错的。
至于这个主意是否真的出于吕后,分析一下,其实是刘邦和吕后,都没那么重要,他们俩的目的是一样的,要保的也是一样。在高祖后期和吕后初期,之所以大批功臣名将成为历史的悲哀,不能完全归结为兔死狗烹的历史逻辑,而是说在身为老皇帝的角度上来说,能够威胁到自己柔弱儿子江山对手的就只有这些手握重兵的功臣名将了,他们绝不允许自己费尽心血打拼来的江山被异姓夺走。因此韩信、彭越、卢绾这些人成为第一批牺牲者是难免的。
读史散记系列:
小方读《汉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