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去清溪的主要目的是看禾雀花,但在清溪森林公园里,禾雀争鸣远在半山之中,走到那里大约也有个四五千米了,没有个把小时是不太容易的。更让人不爽的是,爱花不惜花的游客将低处盛开的禾雀花都摘去了,扔了一道,看着路边草丛里一串串蔫蔫的禾雀花,也只能望而兴叹了。
当然,清溪森林公园也是银瓶山区植被比较丰富的地区,园区还有一种花也堪称园宝——短仪萼花。这是一种珍贵的濒危植物,跟熊猫是一个级别的。公园里到处都有仪花的宣传栏,还有一座为赏仪花而修建的仪花亭。不过也许是我去的时候不是花期吧,坐在仪花亭里只能看到满眼的绿,浓淡轻疏,在山峰里飘飘荡荡。其实亭子前的山谷里长了不少的仪花,我从没有见过如此高大的花,那是一棵棵大树,谷底生根,花却在谷顶欣赏。虽然我没有见到花,但可想花香四溢之时应该是怎样的旷世怡人。


山谷中还有不少楠木、鹅掌楸、榕树,乱石之间隐隐有溪水叮咚,因为雨季尚未到来,因此这里基本看不到流水,只能在稍微陡峻的乱石堆里才可以听到水声。这一条路一下子让我想起了丹东的天华山,那里也有一条这样的溪谷,不过那里水量充沛,时而能够叠出一道瀑布,水气熏人,清凉备至。
而眼下几近干涸的山谷自然没有太多的看头,不过满山谷垂下来的青藤倒是给这个山谷增添了几分神秘与清幽,溪水最丰沛的地段上修有一座木亭,若得几个衣着汉服,抚琴鸣笛,一定会为这道风景增添几分姿色。
但在山谷的对面,其实还是有一些心惊的。因为路边不时提示一下小心蛇虫之类,加上石阶之上青苔满眼,一侧的山坡上,明清客家人修筑的梯田,还依然历历在目。不过对于人气不太多的路段,心中总有一些胆战,总觉得有点阴森,万一从树丛中闪出一条竹叶青,那就无法想象了。


森林公园里植被丰富,花木众多,满路开放的黄花铃木和杜鹃花,黄色与紫色相间,而更有洁白的桂花和无花而清香自溢的莞香木,眼前是花,鼻下也是花,如此一个令人沁人心脾的地方。
不过,公园里除了这些花花草草之外,还有一处天工巧做的爆石奇观。森林公园位于银瓶山的一个山麓上,除了最高处的山头外,其实在半山腰的位置是没有多少山石供人欣赏的。满山坡都被疯狂的植被覆盖的严严实实的。但也许是天公都觉得此处太过乏味了,于是平中出了点奇,一个奇观就这样出现了花木之中。
如果这样的景观够庞大,那就是很多景区存在的“一线天”、“天字一”等,其实就是一道被两块山头挤压而成的一条狭长的山谷。但公园的这一爆石,不过十余步的距离,两块山石也不够高峻,不过微微泛着红色的山石裸露,山上一丝植被都没有,如此赤裸裸的石头在公园里恐怕难找第二处了。而那一段山谷犹如美女的蛇形腰,步行其中,格外清爽。
自然成了一个奇观,百姓们也为之赋予了一个故事。说这两块石头在远古的时候其实是一块石头,当年,赤脚大仙和铁拐李两人在此处下棋对弈,可是这盘棋可谓棋逢对手,将遇良才,两个人杀得是昏天暗地。终于赤脚大仙有点坐不住了,就站起身来狠狠地跺了跺脚,结果没有想到,这块石头居然从山顶上一下子劈开了,成了今天的模样。这一下子棋盘也翻了,棋子撒了一地,自然两位仙人呵呵一笑驾上了云头别处逍遥去了。


中午的山路,蜿蜒而炎热,尽管山林高高低低,山花疏疏密密,鸟唱梢头,蝶舞花间,但对于爬山者来说还是有些难度太大了。望着远处山顶的那座紫色的亭子,我也只能挥挥手,摔一把额头的汗,回去吧,还是另找些清爽的去处吧。


桂花


香蕉


紫色的花铺了一山坡

山路还是很漂亮,但就是太远了。



爆石

这种花也不少,很美,飘逸。



这种紫色花缘、鸡蛋色花瓣、花蕊之中还长着一只绿色的叶子,好可爱的花。

浙江油楠


鹅掌楸



当时山谷中最大的水了


明清客家先民梯田遗迹

这是不是野兰啊?

香蕉花

公园里的百年龙眼树


杜鹃

黄花铃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