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今晚的梨园春

(2009-11-22 21:56:10)
标签:

梨园春

擂主争霸赛

许爱梅

豫剧

曲剧

越调

四平调

太康道情

京剧

遗产

孔莹

分类: 【戏韵春秋】

    今晚是梨园春十年争霸赛的复赛最后一场了,一连看了七周,这样一个跋涉的比赛,的确挺考验选手的心智的。不过七场比下来,会发现梨园春存在不少的问题。这些问题是隐性的,这种隐性的弊端如果不能良好的解决,梨园春也只能成为夜空划过的一道流星而已。

    梨园春声称立足河南这个戏曲热土,但我们却不难发现,其实它所立足的热土在逐渐的变小。河南的地方剧种很多,可是在梨园春的舞台上,却基本上是豫剧、曲剧、越调三分天下,而豫剧又占着绝对的优势。而其他小剧种则基本没有露脸的机会,之于擂台赛这种形式,小剧种能够经常看到的也只有京剧(以河南地方戏而论)、太康道情和四平调,其他的只能是展演的形式偶尔会看到一次两次。同样这些在这次十年擂主争霸赛的过程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之前演唱小剧种甚至是演唱曲剧的都改唱豫剧。许爱梅老妈妈的京剧唱得很有味儿,她今天的那几句话也同样发人深省。她说一些戏迷问她人家都唱豫剧,她唱京剧,能行么?看来这是一个普遍的问题,大家都意识到了,只有梨园春还沉浸在自我陶醉之中。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梨园春要发展,立足本省没有什么错误,但如果简单的炒热豫剧,难道就称得上戏曲繁荣吗?对于那些活跃在乡间土台上的小剧种,不能简单的只是喊口号的保护遗产,恐怕如果真的这样的话,那些小剧种也只能沦落为遗产被人遗忘了。梨园春应该尝试举办一次让豫剧作辅,小剧种为主的擂台赛,让全省剧种能够活跃起来。满园梨花香似海,一支独秀岂为春?

    同时,梨园春的拖拉也可见一斑。整个比赛下来用了七周,而原本是不会用这么长时间的。期间小戈采访的时候,就会听到选手们说每次要请假,很麻烦,想尽快比赛完之类的话,可节目组似乎并没有听出来这话外音。十年擂主争霸赛的前两场简直成了孔莹的个人演唱会,她一个人的节目竟然就能占到一半,太喧宾夺主了。每一期节目都像是在摊一个大煎饼,总是大,却不注重质量的提升。所以选手每次采访到都会有抱怨,但抱怨只是抱怨而已,谁叫自己只是选手呢?作为一个赛事,评委的选择很重要,但梨园春七场比赛换了七拨人。我们不能否认这些评委都各有千秋,但却显出比赛的随意性和不专业性,对于选手而言也更显得不公平。同一个人演唱可能在不同的评委听来会有不同的结果。

     站在十年多年发展的尽头,梨园春应该反思的不是成就,而应该是不足,这样才能走得更远,火得更盛。我想所有的戏迷都希望梨园春能够期期精彩,期期动人。我也一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研究是幸福的
后一篇:彩云的爱情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