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五)· 金龙长城

标签:
金龙长城洛带古镇摄影旅游 |
分类: 竹杖笀鞋轻胜马 |
这条2001年才完工的现代长城位于成都近郊的洛带镇全长1680米,共有5个烽火台,号称现在最大的仿真长城!
万里长城,从来就是中华民族抵抗游牧民族侵略的屏障!今天虽被誉为中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翻开一块块石砖,你都能听到无数个孟姜女的哭泣声。修好之后,关内关外,从秦朝到明朝,要多少血雨腥风和狼烟炮火才铸就了万里长城的“雄关漫道真如铁”。
学校有同学酷爱攀爬那些早已被人们遗忘的野长城!我在学校的论坛上看到他们拍回来的照片:逆光的人影在残垣断壁的烽火台上眺望远方,古朴苍茫!就是那篇帖子的题目:天地悲歌!
而这座完全是以旅游目的修建起来的金龙长城,虽说许多地方确实陡峭,但是少了太多军事工程的剽悍和历史的风骨。
回来之后,我在大成网上查到了它修建的来龙去脉:
李忠森是曾经参与修建长城的甲方代表,他向记者描述了当年修长城的情形。“当时修建这个长城确实艰苦,因为没有先例,全靠自己摸索,凭肉眼沿着通道两边放白灰线。找了一些搞古建筑的人,由于没经验,前脚刚修起后脚就倒了。后来为了保障安全,有几段不完全是砖砌,而是搭建钢筋柱子。当初用的大青砖,6角一匹,专门找了两个砖窑烧制,后来费用太贵没钱了,只得改成了黄土砖。”
李忠森回忆当时修建的场面说:“确实有点壮观,每天大约有七八十名工人,分段修,整整修了一年的时间。修得也很艰苦,大青砖都是靠鸡公车推和人力背上山。”“修建长城的钱则全是政府东拼西凑,还贷了点款。由于财政开支大,2003年成了(全镇)最苦的一年,机关工作人员吃顿猪脑壳都是按计划的。”根据该镇熟知此事的工作人员透露,修建金龙湖、金龙长城及周边的配套设施,共计花费了1500万,修长城花费了200万左右。
然而,修建的辛苦却没有换来同样的回报。金龙长城从它诞生那天起,就被群众指为“违章建筑”,也曾经被媒体多次曝光。加上花费巨资修建的长城无人问津,更是引发舆论的诟病。记者从龙泉驿区多个部门处证实,当时金龙长城的确没有相关立项记录。四川大学旅游学院教授杨振之曾经在参观完这个土长城后,称“这是一个缺乏科学规划的工程”。
甚至有媒体将它和重庆市忠县黄金镇花费巨资修建的“天安门”相提并论,要求问责乱作为官员。
不过,从现在来看,依托这个山寨长城的开发起来的旅游市场已小有规模。从报道上看,这几年,当地的农民的收入也在提高!当年“机关工作人员”勒紧裤腰带的啃的“猪脑壳”也算没有白啃!
我去的那日,气温极高。头顶骄阳一个半小时后冲到了山顶的金龙寺,烧香拜佛后走山间小路下山!同行三人疲惫不堪,腿肚子打颤,一路无话!
下山后,我整件衣服都已湿透。家慈更为狼狈,衣服没有遮盖之处皆已被晒成红色!事后数天,家慈双腿,弹指即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