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2009-02-19 16:07:23)
标签:

卡拉扬

翻译

古典音乐

cd

分类: 译之红杏出墙来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赫尔伯特·冯·卡拉扬是20世纪第一位也足以称之为最后一位能配以“指挥台上的巨人”这一赞美之词的指挥家。其他曾经的大师,诸如威尔赫姆·富特文格勒和奥图若·托斯卡尼尼,不论是从出生的年份来看还是从他们整个风格都还是汲取着浪漫主义的精神这一事实来说,二者都属于19世纪的人物了。而卡拉扬则恰恰相反,他于1908年出生在萨尔茨堡,其人就如这新世纪一般,着眼的在于未来与进步。不同于其他之前的古典艺术家,他坦然地表达自己对于私人飞机、游艇和跑车的喜爱。而一个人很难想象富特文格勒坐在一辆跑车上的样子。不过,最为重要的是,卡拉扬被音频录音不断增加的可能性吸引住了。他热情地探索这一领域所有新的进步,而同时,也努力改进其自己录音工作的条件,卡拉扬在这一点上走了很长一段路。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一切都始于在乌尔姆市立剧院的一次任命,那的舞台用卡拉扬的话来说,只有“一个寻常的客厅大小”。之后,卡拉扬又先后在亚琛和柏林城市歌剧院任职,以及在萨尔茨堡音乐节上和维也纳爱乐乐团合作。1954年冬天,富特文格勒溘然长逝,数月之后,卡拉扬被任命为继任者以及柏林爱乐的首席指挥家——一个梦想实现了。他于1958年开始执棒这支乐团,在早期的时候他甚至认为:“从那一刻开始,我的音乐人生将代我走向中年,这正是我想要的,这也正是我可以最好地表达我自己的地方。”当1955年卡拉扬重新获得任命的时候,他已经不再是一个年轻人了。更加伟大的自然是他要实现自己音乐梦想的承诺。甚至今天,他的决心最直观的证明便是汉斯·夏隆的音乐大厅。这座建筑于1963年正式开放,它的建成归根结底是赫尔伯特·冯·卡拉扬的原因。这座建筑的细节之处甚至都反映出了卡拉扬在美学上和音响效果上的偏好。

 

    除此之外,卡拉扬将柏林爱乐乐团打造成了自己艺术最好的载体。从他训练和教育这支乐团的能力来说,算是一项大师级的成就。在排练上,他证明了自己是一个中了魔的完美主义者,他可以在一处表达和一个渐强音上软磨硬泡,并伴以无休止的纠缠。为了达到精确,所有的乐手都不能用一种迟钝和机械的态度来拥有演绎手中的作品。与此相反的是,卡拉扬的理念是在某些时候,他允许乐团拥有自由去超越一切他们所排练的东西。在那些时候,卡拉扬坚持声称,这些乐团成员“给予你所想要的,还能给予你更多的东西,这些东西将完全让你重唤生机,否则,你将陷入一种任何东西都听起来十分正确,无可挑剔的境地。”卡拉扬的音乐视角可以通过其数不清的录音唱片而一次次地呈现出来。这些唱片都反映出了交响乐团音乐绚丽的另一个世界之美,这正是他早期所追求并最终实现的。这些唱片录音也证明了最伟大的精益求精和持之以恒,而同时也能够在音乐的空间里自由呼吸。

 

   卡氏深知自己无人能出其右的大师地位,带着这种自信,他贯彻自己的理念。这种态度也使他难以与人相处。多年之后,柏林爱乐同样也培育出一种没有少流露出的自以为重要的感觉,这就使在他们在自己的领域很难和卡氏等级分明的理念相调和。1989年,卡拉扬与柏林爱乐的关系几乎是不可避免地完全破裂了。乐团的成员们选择了克劳迪奥·阿巴多作为卡拉扬的继任者。这位指挥家是另一种风格,他可以说“更加民主”。这类以卡拉扬为化身的音乐大师已不是现今的产物,但是他的录音任然具有吸引我们的力量,这些录音的独特之处得以加强的原因在于我们不能再见到卡拉扬这样的大师了。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1月11号之后就再也没有碰过翻译。过几天又要回校砍柴了,所以今天找了点东西来磨刀。

    以上这篇关于卡拉扬的短文是写在一张他专辑的介绍中的,这张专辑是DG公司去年为纪念卡拉扬诞辰一百周年出的一系列经典录音之一。短文一共有德语、英语、法语三个版本。原文是用德语写的,作者叫做Christian Frenssen,英语版是一个叫Stewart Spencer的人译的。我译的是英文版的,有些不清楚的地方也对照了一下德文版。

    英文的题目是“The Last of His Kind”“Herbert von Karajan: Conductor of Century”,直译成“最后一个他这种人”肯定是不行的。我考虑了很多题目,比如“独孤求败”、“执牛耳者”、“无人出其右者”等等,但都欠妥,最后想到了现在这个题目,也顺便拿来作为博文的标题吧。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自己手中只有卡拉扬的四张录音,除了这张经典录音专辑外,还有一张他指挥维也纳爱乐乐团的1987年新年音乐会(419 616-2G),一张他指挥柏林爱乐演奏的圣桑第三交响曲(管风琴)(G118 439 014-2)以及一张他指挥柏林爱乐演绎的贝九(477 401-2)。这三张专辑,都可以算是DG的精品,其中,最后一张是1963年录音的翻版。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去年上德语课,Frau Guo要求我们轮流做一个presentation,我一直准备的题目都是德国的音乐和德国的音乐家,结果轮到我时正好是4月2日,2天后便是卡拉扬这位天才指挥家的诞辰100周年。如此说来,我和他也算有缘了。 

                   不世出之指挥家——赫尔伯特·冯·卡拉扬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屯堡古城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