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羽佳
羽佳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869
  • 关注人气:510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屯堡古城

(2009-02-07 19:13:57)
标签:

屯堡

天台山

天龙镇

吴三桂

游记

旅游

分类: 竹杖笀鞋轻胜马

                     屯堡古城 

 

    年过得差不多了,贵州的天气也终于好起来了。老妈说立春了,要出去踏踏青,要带我去一个古城看看。

    这个地方唤作屯堡(pu,四声),老妈说是当年吴三桂屯兵的地方,住的全是汉族。我心想,在贵州这个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从来旅游都是“×族风情游”,没想到现在占全省人口最多的“水又族”也憋不住了,要来分这“多彩贵州”的一份羹。至于是不是吴三桂屯兵的地方,我不得而知。只是,这个地方东距贵州省省会贵阳60公里,西距贵州的西南重镇安顺70公里,倒是个兵家必争之地。当年吴三桂从昆明起兵,兴许就是从六盘水沿安顺摸过来。

    到了我才知道,屯堡的行政编制应该算在当地的天龙镇下。除了屯堡这个古城外,这个天龙镇这里有一个景点,叫做天台山,也就是是当年吴三桂歇息过的地方。

                        屯堡古城

                                             山门

                     屯堡古城

                                        山腰一景

                   屯堡古城

                                       山腰又一景

    先去的是天台山。五台山、云台山都出名得很,李白笔下还有个“越人语天姥,霞明灭或可睹”的天姥山。这个天台山名字大气得很,却不算高,十分钟左右便可登顶。别致之便是登顶后的一座寺庙,建于明代,全部由天然石头切割成型,一一堆砌而成,历经风雨491年而不倒。更绝的是寺庙的一个房间修于悬崖一角之上,而至今仍有僧侣居住。当地的导游词对这座院子的赞词是“西南山地石建筑之绝唱”。

      屯堡古城屯堡古城

    相传吴三桂起兵反清后曾在此歇脚,并留下宝剑与官袍。进了寺庙后,我倒是看见了这两样东西,已经腐朽得比较厉害了。旁边竖了一块牌子,介绍吴三桂生平的牌子。吴三桂这个人先为明抗清,随后又叛明降清,再又“反清复明”,一生都在这样阴谋诡计、出尔反尔中度过,落得汉人满人都不待见他。我看那个牌子上的介绍内容,也是尽量将这些地方淡化。这个491年的寺庙和山下那600多年的屯堡,要不是真没出个像样点的人物和事件,我想,谁会把吴三桂这等不忠不义之徒弄成卖点。

                   屯堡古城

                                      有点意思

 

                      屯堡古城

                                      也有点意思

 

                        屯堡古城

                                 少数民族的大妈们

 

                  屯堡古城

                               寺庙的围墙上是一对龙和凤

 

    寺庙很小,省去了一般佛家寺院的钟鼓楼和天王殿,更别说什么罗汉堂了。只有一座大雄宝殿和一座观音殿。整个寺院的主建筑都是木结构,观音殿的二层是个地戏的小型展览馆,没有几个人注意。大家都是爬到了二层后,眺望一下远方,照几张相便作罢。

                   屯堡古城

                           大雄宝殿前的一口石水缸 (这张照片自己很满意)

 

                   屯堡古城

                                   登顶后往山下眺望

    下山之后便是屯堡古城。虽说叫城,其实也小得很。我去过丽江、凤凰、青岩和平遥等古城,数这个屯堡最小。

 

                    屯堡古城

    买票的时候,售票的告诉我,他们这是民营的,不认学生证,但是答应给我配一名导游。

这位女导游家就在古城里,还是个中学的学生,假期出来打工。这个古城以往都是免费参观的,后来被围墙围了起来。她告诉我,这里已经开发了八年了。一路上,我不问,她也不主动介绍。只是陪我走到头——天龙学堂,便转身走了。她告诉我:“你原路返回就行。”

                   屯堡古城

    天龙学堂座很大的院子,正对着院子大门的是的一个舞台,现在成了表演地戏的场所,院子的两面都是二层建筑。进门的左手边还有一栋大房子,写着“图书室”三个大字,当然现在早已没有图书了。院子中古树参天,摆有桌椅让人乘凉,大石桌,大椅子,哪里看得出这是在一个山村里。整个院子都用灰白色的石头修成,灰白色的窗、灰白色的墙、灰白色的戏台、灰白色的地板。石柱与弧形的院墙还透着欧式建筑的风格。我很惊讶在这个古城里,现在大多数人家都还是住的平房,当年是什么原因修了这么漂亮大气的一座书院。我还没来得及问导游,她便走远了。

                        屯堡古城

                                 石板石砖拼成的路

 

    我去的时候差不多是晚饭时间,整座院子除了工作人员,只有我一个游客。我站在图书室下,轻易便可以想象这座书院当年的风光。夕阳把这座建筑的一边晒成了黄色。这座建筑就像一个历尽沧桑的老人,沿墙壁而上的植物像脸上的皱纹。老人眯着眼,看着夕阳,看着人,看着事,看着周围的一切,惬意地享受着温柔的阳光。他就这样看着,一看就看了许多年。

                    屯堡古城

    出了书院,一路上便与其它古城无异,石板路的两旁都是卖手工艺品的小摊和商店——银器、根雕、服饰和那些或真或仿的老玩意儿。我跟这些小贩问好,他们热情得很。但是一开口,便是漫天要价。我走之后,他们会不断地招呼我回来,说价钱由我定。穿古城而过的一股水流已经干了,倒是两口井边都是湿漉漉的,还有人在那洗菜。一位大妈告诉我,这水可以喝,家里自来水要是停了,大家都来这取水。

                   屯堡古城

 

                  屯堡古城

                                           一副水墨画

 

                    屯堡古城

    在另一座井边,看见了我大学的校训,在这,是一副门联的横批。

 

                屯堡古城

    看见了一对在桥上打瞌睡的祖孙。我走过去照相时,爷爷醒了,孙子还在睡。我示意老人不要叫醒小朋友,把他照了下来。老妈后来看了相片,说可爱极了

 

                 屯堡古城

    路过了沈万三的故居,这个人好像和一部电视剧有关。

                  屯堡古城

    在出门的地方,看到了最文气的厕所,上联“满面焦急寻来”,下联“一身轻松离去”,横批“为君解急”。石板墙上,订有“每人一元,送纸一包”的牌子,这便是这座村庄的古与今。

                 屯堡古城

    拍这张相片时,相机没电了,拿手机拍的。否则更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