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的观察报告

(2007-02-12 08:06:52)
分类: 幼教园地
济源市直机关幼儿园
李红芬 周金爱 赵新霞 赵艳 秦丽科 范咏梅 王宪华 姚宗利
[摘要]
 本研究围绕我园《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课题研究,采用观察法对大班幼儿在游戏中谦让与合作情况进行观察、研究与分析,结果表明孩子们谦让与合作的指数不高。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们《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课题研究打基础,更好地提高幼儿的谦让与合作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习惯。
[前言]
 谦让与合作能力在当今社会是一个人最重要的素质之一,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学会谦让、学会合作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注重培养孩子谦让与合作能力是我们幼儿园教育中必不可缺的一项内容,对孩子今后取得成功相当重要。《纲要》中也指出:要让幼儿养成对他人、社会亲近、合作的态度,学习初步的人际交往技能。
 因此,本着《纲要》精神,围绕我园申报的主课题——《幼儿一日生活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教育》,我们大班组申报了子课题《培养幼儿谦让与合作的习惯》,目的是想通过对客体的研究与实施,提高幼儿的谦让与合作能力,培养幼儿良好的社会习惯。本研究是对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习惯的情况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为我们的课题研究打基础。
[方法与步骤]
 1、被试
 本研究采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我园大班抽取幼儿,被试共45人(男幼儿25人,女幼儿20人)。其中,大一班幼儿15人(男幼儿7人,女幼儿8人),平均年龄约为4.5岁;大二班幼儿15人(男幼儿9人,女幼儿6人),平均年龄约为4.5岁;大三班幼儿15人(男幼儿9人,女幼儿6人),平均年龄约为4.23岁。
 2.研究方法与内容。
 根据我们已掌握的儿童谦让与合作情况,参考相关的研究资料,编制了“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观察表”,制定了详细的评估细则,采用观察法对幼儿在游戏中谦让与合作情况进行观察、记录与分析。
 在本研究中,我们融观察于游戏中,在游戏中随机观察。开始我们选择了游戏《钻山洞》,在观察中,我们发现这个游戏不能很好的体现我们所要研究的内容。后来我们又选择了游戏《地板积木的拼插》,但由于没有制定详细的观察目标,在观察过程中又出现了意外,后经大班课题组成员的仔细研究,仍用游戏《地板积木的拼插》,并制定了详细的目标与评估细则:①在项目上分为:是否合作游戏;是否分享玩具;是否帮助同伴。②在程度上区分为:能、基本能、很少能、不能。在此基础上,在大三班进行预实验,得以成功。因此我们用同样的方法对大班45名幼儿进行观察,以此了解幼儿谦让与合作的情况。观察记录、前测统计结果如下:《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观察记录表》、《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前测统计结果》。
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观察记录表
代码 是否合作游戏 是否分享玩具 是否帮助同伴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10 
11 
12 
13 
14 
15 
 程度
项目 能 基本能 很少能 不能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大一 大二 大三 
是否
合作
游戏 人数 
 百分比 26 26 20 26 20 13.3 6.7 40 46.7 33.3 
是否
分享
玩具 人数 
 百分比 26 46.7 20 60 13.3 13.3 13.3 40 46.7 26 
是否
帮助
同伴 人数 
 百分比 26 33.3 26 20 13.3 46.7 13.3 13.3 40 40 26 
幼儿谦让与合作情况前测统计结果(45人)
 [讨论与分析]
 1、讨论与分析
 首先是孩子们谦让与合作的指数不高。从观察记录表中看到45个孩子中只有六个人能在观察的三项中都表现为能,占总数的13.3%,有两项以上表现为能的也只有12人,占总数的26.7%。平均前测统计表中表现为能的百分比指数分别得出:能合作游戏的占总数的30.7%,能分享玩具的占24.2%,能帮助同伴的占28.4%,可见当今孩子们谦让与合作的状况,更使我们认识到了搞谦让与合作课题研究的重要性。
 二是三个班孩子谦让与合作的统计情况不一。大三班幼儿谦让与合作指数略高于大一、大二班。从年龄上看大三班幼儿人均年龄较大一、大二班幼儿小,但谦让与合作情况略高于大一、大二班幼儿,经分析,当初确定游戏时,大三班是预试班级,有这样的情况在预料之中。
 三是受同伴影响。本次观察采取分组观察法,我们发现了这样的情况:每组中若有1-2个程度好的幼儿,本组中其他幼儿的表现也较平常好,这也充分说明了幼儿易受同伴的影响。
 四是孩子的谦让与合作习惯与家长的教养方式有很大关系。由于现在的孩子都是独生子女,家里几代人的娇生惯养,使许多孩子形成了不良的习惯和性格,如蛮横、自私、狭隘。在幼儿园里,幼儿都要一起玩、生活,不免会因为一些小事而发生争执,这当中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孩子的蛮横、不讲理,而发生争执时又不会谦让,导致孩子经常的哭闹、告状。请看以下情节:
 情节一,早晨到户外活动前,孩子们先要把椅子塞进桌子下面,再排队出去。但由于每张桌子要坐5-6人,因此必定有一两名幼儿不能把小椅子塞进去。明明想把她的小椅子塞进去,旁边的坤坤也想塞进去,两人在那边较劲,被老师看见后,过去调解,他们达成一致,这一次,先明明塞,下次就轮到坤坤塞。可是,到了第二次,他们又发生了争执,明明还是想把椅子塞进去,他用力的顶住了自己的椅子,阻止坤坤。
 情节二,折纸活动时,雯雯在小筐里拿一张红色纸来折衣服,这张纸正巧被天宇看见了,就阻止她,两人都用力的抢,谁都不肯让步。到最后纸也被撕破了,老师了解情况后,及时开导了天宇,才平息了这次纠纷。
 ……
 从以上事例中可看出,有很多幼儿的自我中心意识都非常的强烈,遇事都为自己考虑的多,不会谦让和合作。尽管他们现在还小,但有很多不良习惯都是在小时候形成的,因此从小对幼儿进行谦让和合作的教育非常有必要。
 2、意义
 实践中,我们发现幼儿合作的好,他们拼摆地板积木的速度也就快,他们干什么也就得心应手,拼摆中间他们会互相谦让。还发现越是合作的不好,他们就会乱抢别人手中的积木块。看到合作不好孩子愁眉苦脸的样子,我们的心里也很难受,这与教师平时是否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有很大关系,这也增强了我们对课题研究的信心。
 21世纪是知识飞速发展、数字高度明朗的时代,需要会交往、会合作的人才,合作不仅能够提高工作效率,合作也能使人各显其能,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我们教师也本着对孩子的未来负责的态度,肩负起研究课题的重任。
 3、小结
 通过本阶段对大班幼儿观察、调查与分析,我们一致认为,大班幼儿谦让与合作能力有待提高,也需要我们教师有计划、有目标,一步步悉心培养,以此逐步提高孩子的谦让与合作能力。一是教师多为幼儿设计能体现谦让与合作的游戏,让幼儿游戏中感受谦让与合作的好处。遇到幼儿发生争执时,教师要及时解决,让幼儿明白什么时候该如何做。二是帮助家长改变自己的教养方式,密切配合幼儿园培养幼儿各方面的行为习惯。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