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亲身的经历感知和体验生活,应该是我们从事市场研究职业的人的一大嗜好。别人怎样难得求证,但我的确是这样的。我总结认为,其实这是另一种非常高的学习方式,一种比读书、行游更有意义的“知识+体力+访问+思考”式的学习行动。
我切身总结出这样一个不等式: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行千里路不如交100个朋友。
回味几十年的学习历程,小时候的学习其实是被动的,人家给什么教材你就只能学到什么。当然,我在小学2年级时得到《小兵张嘎》那本连环画册,就一发不可收的见书都要看,由此,我从小就练就了在那个学工学农的时代里痴迷读书的好习惯,至今,我的知识结构里真是很难从学校教材里找到学历的痕迹,到是那各样的图书打造了真正的知识。
后来,当我高中毕业,亲身经历了一定世态炎凉之后,才仿佛明白只看书是不行的了,应该与智者,与我崇敬之辈进行交流,那时我结交了许多比我年长的朋友:有时人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中国科学院的林学家王战先生,弥留之际“结识”的生态农艺师南本农老人,省委报社的政宣部主任,中国青年报社、中国青年杂志社的编辑,从初中到高中为我教数学的老师常治理,还有当时的家乡副县长简永刚先生,等等。这使我又一次完成了人生的一个飞跃!
再后来,我从一个国家干部辞职下海后开始了市场调查这个职业,这个职业满足了幼时对行游天下的渴望。从一个相对狭小的地方,走出来,从一个狭小的生活圈子里走向一个大的世界,几年的工作我几乎走遍了神州大地。真切的感受到了地大物博与人间万象的境界。如实的体验到了“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竟折腰”的这是感受,当你走在异地他乡,与各样的人们分享这各样的生活,吃着不同风味的小吃,与不同地区、民族的男人女人们交谈、感受,原来爱国、爱族群的意识决不是空洞的,是事实在在的生活内容。
如今,这般体验已经成为我最大的兴趣和爱好。读书相对减少,行游和交流却相对增多。这种容知识、思想与体力感受的经历给我的决不仅仅是知识。它犹如非物化、非精神的的特殊能量点滴容入我身我心。
这种感知、体验,没有任何教学大纲,只凭自己的感觉、兴趣和良心,几年来,我完成了对社会、对人深、对国家、对自己事业等的特殊认识和理解。我认为这是任何方式都比不上的高超学习方式。愿更多的朋友体验、领会。
是为记。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