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也聊我与电影

(2013-03-12 15:24:47)
分类: 杂文
    我觉得自己和电影似乎进入了一种可以被称作“蜜月期”的状态。我很需要它,而不仅仅是将其作为生活的调剂,倒仿佛更像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正如此前音乐和摄影之于我一样。我潜意识里也觉得它需要我,一部好的影片总是在等待能够走进它的观众。我开始每天都在期待能阅读一部好的影片,却也同时在恐惧阅读它,因为这世界上的好电影,总是看一部少一部。情人之间的关系大抵就是如此,彼此需要,却又时时抗拒热情的过度消耗。

    前阵子突然意识到之前的我并不把电影当作一门独立的艺术表现形式。每当人们提到艺术,我脑海中的反应只是诸如绘画,音乐,舞蹈,雕塑等等。电影,似乎只是一种供娱乐消遣的商品,不登大雅之堂的泛泛之辈,它可以是每学期一次全体同学一起的例行活动,可以是茶余饭后电视机里的中文配音,可以是爆米花可口可乐的最佳拍档。但唯独不是可以让人仰望的艺术门类。所以与这种观点配套的是,我认为拍电影的导演或者演员都有点不务正业,充其量是些文化课不及格水平有限的艺校毕业生。

    现在想想觉得自己以前这种想法也不无道理。因为很少用到互联网,也没有资深观影人的引导,直到高中毕业前,我所看过的电影也都是局限在国产教育片或偶像片以及港台武打片,例如一个独生女的故事,一个也不能少,黄飞鸿三部曲,东方不败之风云再起,周星驰系列诸如此类。少数看过的几部外国片,大白鲨,九霄惊魂,泰坦尼克号,侏罗纪公园还有某不记得名字的僵尸片,都给我幼小的心灵蒙上阴影,认为外国电影总是怎么惊悚刺激怎么来的大片。

    高三毕业的那个暑假,家里添置了一台电脑,并在一个朋友的介绍下下载观看了独自等待。我非常喜欢这部电影,连着看了三四遍,并毫不犹豫地将其列为我的最爱且时常挂在嘴边,逢人就热情推销。通过这部电影,我突然间意识到原来电影还可以长这样。在那个百无聊赖的暑假里,我相继看了茉莉花开,阳光灿烂的日子,一个陌生女人的来信,那时花开。这些影片显然不同于我之前看到的那些。那时的我显然很激动,接连写了两篇幼稚的观后感,并狭隘地认为自己已经发现了新大陆,且算得上是一个对电影有独到品位的人了,并暗自鄙视那些尚未像我一样开悟的人们。

    人总是以为自己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就可以堂而皇之地区别于大众成为小众了。就如同初中开始听王菲就暗自鄙视听蔡依林的同学,高中开始听枪花涅磐就暗自觉得国内流行是垃圾,大学开始听独立音乐就暗自以有品位有思想的小众自居。直到现在,才终于意识到听什么都是一种个人选择都值得尊重。兜了半天圈子,才发现自己又回到原点,听凤凰传奇都能让我兴奋不已。

    相比于已经接近完成自我觉醒和自我批判的音乐来说,我之于电影仍然是小学生水平。大学期间,校园网的电影频道总是提供免费快速的资源,每次假期回家之前都会疯狂下载塞满硬盘。现在回想,整个大学期间我看过的电影里十分之九都是美国校园青春片,十分之一穿插其他类型影片。我其实也不懂这是为什么。但那少数的十分之一的影片却成为我开始意识到电影是个神奇世界的引路人。情人,爱在暹罗,罗马假日,情书,美丽人生,断背山,印度支那,这个杀手不太冷,小武,站台,色戒,苹果。我开始逐渐意识到电影可以讲很多不同的故事,电影可以来自任何国度,电影可以承载文化,电影可以是一种描述世界传达观点的工具。

    下一个阶段的来临和我一位重要的朋友有关。大学毕业后我到了北京工作,每天八小时工作日之外我需要找点有意义的事情打发时间,否则我的人生将陷入没有思想和知觉的麻木状态。我的这位朋友,他是个很爱电影的人,他建议我闲暇时看些电影,他向我推荐且负责下载好给我,看完后我们还会交流体会,整个过程轻松愉快。找到一个与自己兴趣相投且能地摊啤酒小菜畅谈一晚的好友真好,你的每句话都能获得预料之中和意料之外的有趣的回应。在与他的一次次交谈中,我逐渐明晰了电影的历史,它的发展,曾有的困境,电影的技法,和一个个优秀导演以及演员的故事。我也开始主动关注一些电影类网站和评论。这样良性的朋友间的互动,是我对电影迅速升温的重要原因。

    但好的电影,产生巨大吸引力的同时也令人心生敬畏,我潜意识里会害怕去看那些经典影片,认为读懂它会是一项艰巨的任务。好友帮我下载的列表里,有很多都没有点开过,比如美国往事,燃情岁月,剪刀手爱德华,偷自行车的人。不过打从今年一月开始,我开始翻硬盘里的旧电影,突然就有一种打捞封尘已久的宝藏的感觉。西西里的美丽传说,嫉妒与虚荣,一个女人和一个民族的历史。天堂电影院,令人赞叹的往年交,温情的电影礼赞。闻香识女人,道德选择与人生意义。爱在黎明破晓前,理想中的不期而遇。不可碰触,人与人之间的信任与救赎。午夜巴黎,浪漫的艺术巴黎想象。天使爱美丽,一个女孩的奇思妙想。低俗小说,偶然事件改变人生。时至今日,我看过的三百多部电影仍是这个巨大的充满魅力的世界的一角,只要想到还有那么多未知的电影等待我去挖掘,我心里就会感到异常兴奋,满足和充实。

    每个人都有自己看世界的方式。电影就是创作者审视世界的方式。通过电影,不论实现的是对未知的建构还是对已知的拆毁,都是一种精彩的表达。而优秀的影片,总是在试图向道德,生命,生活,爱与死亡这样的基本命题靠近,并尝试给予一种个性化的解读。在不同的影片里,我能体会到不同人的生活以及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而这样的体会往往是超越年龄种族时间和国界的。我爱电影,爱听不同的故事,热衷于充满个性化的表达,更是因为从很多影片里,我观照到了自己。我的生活,我的困惑,我的寻找,我的感情,我的理想,我的成长,我的一切一切,总是能够在电影里找到对应的那个故事。如此,我有什么理由不爱她呢。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