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圣母”身边也要靠自己修行
(2017-07-20 07:11:34)
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评系列 |
在与林巧稚相遇前,叶惠方经历过长征式的求学。因为战乱,她从考上大学医预系到毕业,花了整整14年。她辗转上海、福建、江西、广东、广西、贵州至重庆,跋涉几万里,就是为了读好医学;叶惠方从事妇产科,对人格锤炼和医德修养有着不懈的努力。她与同学面对日伪“大东亚共荣圈”的考题愤然弃考。她倾其一生,禅精竭力,只为众多女人的幸福。她带学生,总是从贴心服务入手身体力行;叶惠方对自己一生做“减法”,把好的发展机会留给别人,把自己的知识和金钱奉献给别人。多次向希望工程捐钱,把祖上房产捐给家乡中学。临近生命的终点,她决定将自己的遗体捐献给医学研究。
林巧稚当然是叶惠方人生的灯塔,不论是医学上还是精神上,但不意味着叶惠方受到特殊照顾,反而是更加严格的要求和更多的承担。哪里有困难,就首先派她去啃骨头。哪儿需要开拓,叶惠方就奋勇当先。叶惠方对林巧稚的钦佩与敬重,应了金一南将军在一篇文章中说的那一句话:“第一,施以标准军礼;第二,认真执行指示;第三,尽职尽责,提高本单位战斗力。”叶惠方非战斗军人,非形似却神似。
最近微信传一个满满正能量的故事,一位官员受到组织重用,原因有三:一是孝顺老母亲;二是关心困难群众;第三条比较特别,当他一同事一路高升至重要岗位时,他从来不去靠这门关系谋个人升迁。这种澹台灭明式的行不由径,只走正道,和叶惠方在“圣母”身边却自我修行,不忘初心,燃烧自己,奉献社会,是当今社会宝贵的典范。对于有机会在领导和名人身边工作,或工作环境非常优势,或进步资源非常丰富,或发展机会扑面而来的人,都是值得镜鉴的。而指望捆绑贵人和强者,迷信捷径式“经营”,你可能得利于一时,但你不会真正优秀起来。只是这样的道理,往往需要一生来检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