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予承诺就是害怕监督

(2017-03-17 16:16:46)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7-03/17/content_5599426.htm 

一条原定于2016312日竣工的720米长道路,到一年后的今天,仍然不通,导致周边十多个小区上万居民出行难。路何时能通?洪山区重点工程建设办公室负责人直言,现在还不能给一个蛮明确的答案,我给你一个固定点,到时候完不了,到时候你可能又说,说好的这个点又不兑现,所以现在我也说不好,我们只能说尽快。(39日《长江日报》)
    
很明显,主管部门再不敢作出明确承诺,是因为前面的承诺落空。工作人员个人谨言慎语可以理解,但作为主管部门,对工程为何逾期一年不该语蔫不详,从承诺落空到不敢承诺,这不是进步,不是责任心增加了,而是一种应付,同样损害政府公信力。
    
在监督和催促面前只能说尽快,不是主管部门应有的表现,意在避开这样的直接监督,说明这样的监督打着了痛处。不给承诺是不是就可以大事化小呢?照过去的作风生态,责任人可能避免授人以柄,但老百姓的问题依旧,还有可能像滚雪球,让问题发酵和质变。比如大量居民出行不便,有可能演变成其它公共事件等。
    
承诺落空和不敢承诺如果出现在同一主体,这是值得注意的作风问题变异。要肯定敢于担当和勇于承诺,但不能忽视另一种现象,在高压之下,“政绩控”的领导轻率和过度承诺,而对具体事负责和面对群众的操作层又不敢承诺。
    
电视曝光后,当晚就拿出解决方案,越秒决的效率,越说明这一年有多少推诿、几多懈怠,实质性的阻力也许在云遮雾障的深处。要具体践诺的层级固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或者缺乏相应力量,但更上层级的支持和推动又在哪?为什么平时不能上下互动形成践诺的效力?
    
现在监督追责已经大大压缩了轻率和过度承诺的空间,但对不敢承诺急需建立相应的约束机制,不尽责就不配在其位,
不能让不敢承诺者躲过追责的板子。                                      

作为责任部门,要想不再开出空头支票,就不能在办公室任由工程马拉松,要深入一线了解情况寻找办法,该本级独立解决就当仁不让,该要向上级反映的真实情况,平时也决不能掖着藏着,落得最后由自己当怨大头。老让上级在追责面前救火解围当好人,不应是作风聚集的不变结局。(东湖评论、长江时评用稿)


    新闻链接:https://mail.qq.com/cgi-bin/viewfile?f=91A3DD81D9FB64CF3693855782CB472B92DE87ED8E2467F37692780AC70E1BFD8F3751622AF41F63342DB6872C9B99CFAD7F3A55AE5BDF6BCD3BE9F2233E281F166884D2282A83CAEA94A41FD7790C69BEC0CDB5DCDB16B0877291E65CFF54B4&mailid=ZC5414-mvldMO7Q64ZBUkIaSmIRe73&sid=fB8BcK41eBXefW01&net=385926666http://cjrb.cjn.cn/html/2017-03/09/content_559774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