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作风界定切忌泛化

(2017-03-15 09:15:58)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7-03/15/content_5599014.htm

        人民日报孟祥夫《刹住“新衙门作风》引用该文

    近日,武汉市委书记陈一新关于《新衙门作风是发展的绊脚石》一文在人民日报发表,引起全国关注。其实,早在春节后上班第一天,从全市机关作风建设大会开始,一场作风建设续曲与新年各项工作的“开门红”同时奏响。但新一轮作风建设要防止华而不实,其中界定新衙门作风有些泛化的现象值得注意。

有一种归纳,窗口部门的冷、硬、推,困难面前的等、靠、要,基层人员的庸、懒、散,部分领导的假、慢、拖十二害为“新衙门作风”。众所周知,我市作风建设抓得比较早,后适逢中央反四风和群众路线等专题教育,前三类都属于几年来作风整治的重点。而在压力传导和严厉追责面前的假、慢、拖,还真有衙门作风的“新贵”之态。

对作风建设的总体评价,应该如陈一新书记所说,近年来,我市机关作风有了明显好转,但一些单位、一些干部作风老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又出现了新衙门作风只微笑不办事不占不贪也不干。怕担风险不愿改革,怕出事宁可不干事。还有,工作不是努力创造条件上,而是手续缺一个不开工,少一个不进场的干等。

衙门作风新老不分,可能带来作风建设的假作为。以往查找问题数年如一,味同嚼蜡,是“新衙门作风”泛化的基础。将老问题擅定为,要么夸大目前的困难;要么否定过去作风建设的成果;要么掩饰作风建设的欠帐;最要紧的是将真的新问题淹没在新旧不分的乱象之中,让作风建设再次无的放矢。一个不实判断,要靠无数虚假来饰瑕。有些执纪不当被诟病为作秀,即缘于此。

 新衙门作风是“机关病”的升级产品,具有隐蔽性、迷惑性。而老问题不是反复就是当初的整治一阵风,不是过去的死角就是顽疾。新老问题都在当打之列,但不能一锅熬。对付新的要有新办法,上新手段。解决老的就要克服执纪不严,改变逢顽不坚。

新老衙门作风的根源都是官僚主义,作风建设“假作为”的根子是形式主义。如果不根除作风建设假作为,作风问题就永远是软肋,官僚主义乱作为慢作为不作为就别想得到有效解决。

原标题:《 作风建设要防止假作为”》


      新闻链接:http://e.cjn.cn/cjrb/html/2017-02/17/content_5593305.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