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当亲生养的买方也没有道德优势

(2016-12-08 17:49:48)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红网评论:http://hlj.rednet.cn/c/2016/12/08/4157586.htm

十八年寻亲成功的刘晓彬,面对泪如雨下的父母,冷静木纳得让主持人倪萍难过。因为刘晓彬一时割舍不下养育自己胜过养育亲生女儿的养母。可是,刘晓彬的亲生父母却不愿遂了儿子心意,去见见与儿子已经有很深感情的养母。他们认为,导致儿子离散十八年,终端买主难辞其咎。

这是12月6日晚央视《等着我》寻亲中出现的令观众揪心,也令寻亲者左右为难的一个情境。乍一看,圆了十八年梦的寻亲者对亲生父母如此冷淡,终于见到儿子的父母对儿子养母的怨恨有点过。其实,寻亲者愈是离不开养母,愈是走不近亲生父母,说明亲生父母的不原谅可以理解;央视将这一“不宽容”呈现出来,是对骨肉亲情有力的维护。

这位养母之所以赢得观众理解,是因为她当年听信谎言,以为是在接受一个带儿子改嫁的可怜妇女的包袱,是因为她视“收养”的儿子为己出,倾其自己所能,是因为她自从知道儿子的心思和当年被拐真相后,就支持儿子寻亲。面对寻亲结果,她愿意接受儿子的离去。还在于,现场警方明确表示,十八年前的这次“买入”,不在新的刑法修正案规定的追诉范围,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刘晓彬虽然有幸得到养母亲几乎所能给予的养育,但这毕竟不是孩子的原生家庭,无法弥补一个孩子成长中对亲生父母的情感需求,更不要说“买入”给亲生父母及家庭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它客观上成为拐买儿童的共同作案,正是买方市场的存在,导致一段时间内,解救孩子的速度跟不上丢孩子的速度。

当亲生孩子养的买方即便对孩子再好,也不能自持什么道德优势。因为不当非法占有至少是错,这是常识也是底线。与饱受虐待和历经苦难的离散孩子寻亲成功后,能够马上回归家庭不同,刘晓彬与亲人团圆之时,又是内心挣扎之始,他要真正回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安抚养母和修复亲情,需要他承担更多付出更大。

一起被拐者寻亲,其实就是一次法治实践行,也是一堂人伦道德课。如果没有刘晓彬的“梦醒寻亲”,就没有他养母的幡然猛省,知错愧疚。而刘晓彬亲生父母的不原谅,看似对儿子养母的“不领情”,其实是在道德领域的一种矫正和对“买方入刑”的民意表达。(东湖评论、长江时评、华声评论用稿)

 

新闻链接:http://tv.cctv.com/2016/12/06/VIDEJFrmdv6BoHV2QRWGTxVf161206.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