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做一个有影响力的“影子爸爸”

(2016-11-16 08:23:29)
标签:

时评

分类: 教育系列

红网评论:http://hlj.rednet.cn/c/2016/11/16/4136472.htm

如今,很多家庭的育儿工作由妈妈承担了大部分,爸爸很少参与,就像影子一样。这样的爸爸被形象地称为“影子爸爸”。“影子爸爸”不仅导致了父亲角色在家庭教育中的缺失,还深刻地影响到了孩子的成长和家庭的稳定。(1115日《中国青年报》)

回顾自己儿子成长的过往,我或许就是个达标的“影子爸爸”。因为妻子是老师,从上幼儿园到小学,儿子都是妈妈带。初中上寄宿学校,我与儿子有了更加固定的空间距离。高中和大学,孩子去了国外,他妈妈去了几次,作为父亲的我一次没去。除非儿子回国休假,长年影都没得见。

跟许多父母一样,我们也拿成长中的儿子象谁相互调侃。“做自己喜欢的事,不太在乎金钱”;“典型的理工男,其人文素养好歹不是短板”;“做事比较投入和专一(跳糟除外)”。虽然我一向秉承“好归妈,歹归爸”, 如果说这三个令人欣慰的特点与我有关,我从内心是认领的。

庆幸“影子爸爸”的禀性与价值观对孩子也有“无轨”连接。记得孩子刚出生,在外地工作的我很及时就回汉了。当时有个长假,我扎实地当过一个多月的“奶爸”;儿子读小学时,早晚和星期日,他常是我在公园和长江边的玩伴,他最烦每次出去玩我都要他写日记,而且总要悟出点什么;读住宿初中,重要的家长会,我常是第一人选,有时父母双双出席。我在家长会上的发言,不时被班主任作为重要引用;孩子到了国外,当时没有便利的网络,我和他妈就一人拿一个分机电话,与海外的儿子开“电话会议”。只是我与他妈不一样,她嘱咐儿子的生活琐事不需要打草稿,而我每次打电话之前,都会在专用小本上拟出提纲,边通话还边作记录,通话之后,不忘进行小结一二三,以便下次通话参考。孩子在国外最初的两年,这样的小本子我记了三本,成了家庭的珍贵史料。

其实,当时我并不知道父教对儿子成长有多重要。受“宁要讨饭的妈不要当官的爸”的影响,我一向认为妈妈对孩子最重要。之所以没有以此和工作忙为由推脱对儿子的责任,因为孩子的成长对我而言,本身是一张考卷,它给了做父亲的不断学习和做题的乐趣,儿子在成长中的小小成就也能够让我体验自己的成长。儿子稍长大后,时常为我推荐他认为我喜欢的书籍和文章,总是选择与我讨论深奥点的人生道理,每当此时,我就暗自为自己的影响力有几分得意。

“爸爸,你当年在电话里每次总讲那长,老实说,后面的我没有听进去多少。”孩子在上大学之后,曾这样打击我,但庆幸他当年尚有对冗长说教的忍受力,也说明没有多少理性基础的父教,效果也只能是广种薄收。但我以为,在幼儿园和中小学教师偏重女性化的环境里,父教的缺位比父教的缺憾更紧要,特别是对男孩。“影子爸爸”尤其要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才能在现代家庭教育中构建孩子与父母等腰三角型的平衡关系,为孩子成长营造一个良好的家庭环境。(东湖评论、长江时评、华声在线用稿)

 

新闻链接:http://news.xinhuanet.com/2016-11/15/c_1119913930.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