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长江短笛
长江短笛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40,230
  • 关注人气:33,634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嵌入式社区养老怎样躲开“邻避效应”

(2016-09-28 08:38:06)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6-09/28/content_5561780.htm

近日,深圳连续发生3起小区居民抵制养老院入驻事件。一方面是社区养老在老龄化社会的需求加剧,一方面是居民面对即将建在家门口的养老院的拒绝,作为除了居家养老的最主要补充形式,社区养老院应该何去何从?(927日《中国青年报》)

罗湖区泰宁花园业主抵制在商业裙楼三楼改建养老园的理由:将来会带来医疗垃圾和安全风险,经常有老人去世会引起居民恐慌和不良体验,会挤占小区公共空间与资源,甚至会拉低小区房价。该项目被叫停,引出一个问题:怎样让社区养老躲开“邻避效应”?

笔者最近关注前年曾经意向在某社区服务中心开办一定规模的养老服务机构,后来因房产协调问题而搁浅,其实背后也有居民类似的担心。另外,嵌入式养老机构,往往公共设施和活动场地均难达到养老要求。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社区服务中心已经利用周围廉租房资源,吸纳了一批年轻大学毕业生在这儿创业,如果让养老机构紧邻,总觉得搭配不当。在讲究生态和人文环境的当下,我开始理解该中心婉拒养老机构。

但是,随着城市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大,社区养老作为家庭养老的重要补充,不会因为小区业主抵制和许多个案的情有可原而退出,即使是今天抵制的中青年,未来同样需要社区养老这样的服务。关键是要找到发展社区养老与兼顾小区整体功能与人文氛围的结合点。

央视持续播放的“新家坡旁碧桂园森林城市”广告,与其说是营销一个现代化的楼盘,不哪说它在告诉我们一个完全的理念,开发新的住宅小区,不仅要配套幼儿园和各类学校,还要配套养老,而这么多年的房地产开发,恐怕没有忘记孩子们的事,却少有惦记养老的,导致现在遭受抵制的,大多是“突兀嵌入式养老服务”。

另外,大拆大建后,城市面貌是改观了,但居民风俗特别是老人丧事风俗依然如故,一旦老了人,一般就在自家门口扯蓬摆台,按东家的意志闹腾几天。在一个熟人社会大家可以理解和宽容,你要他接受一个似乎常态化的未来,这不是以人为本,是强人所难。

所以,养老服务必须成为新建小区的标配,才能避免事后打补丁;引导老人丧事向殡仪馆转移,或小区指定专门地点办理;嵌入式养老机构要保证方便养老,也要兼顾好居民利益与感受。(红网评论、东湖评论、长江时评、西岸时评、飞天时评用稿)

 新闻链接:http://news.ifeng.com/a/20160927/50029268_0.shtm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5/1111/c1003-27800686.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