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祭而错思也罔

(2016-04-06 07:21:57)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红网评论:http://hlj.rednet.cn/c/2016/04/04/3950003.htm

    一家几兄妹和他们的另一半带着孩子来到母亲坟前,除杂草,擦墓碑,烧冥币,摆贡盘,插鲜花,然后一一跪拜敬香。大家念念有词,祈求保佑健康平安,大人财运亨通,孩子学业顺利。唯有大媳妇不同,她一边叩首,一边说:“我们看母亲大人来了,您老人家要先把自己的日子过好,然后再保佑大家。我们会过好自己的日子,让您放心。”

大媳妇嫁入这个家三十来年,深知婆婆以女人的肩膀,挑起一大家的担子不易,她的过早离去,其实就是为儿孙操劳过度所致。要不然,是能够享几年福的。“操了一辈子的心,不忍心还让她背负太多。今天是老人家的节日,应该轻松些才是啊。”大媳妇解释道。

清明时节,陵园,坟头,我们为什么而来?有些儿女在老人生前,可能是“啃老族”,来到坟前,不自觉延续着一种依懒,有的还埋怨老人生前亏待自己;有些在外工作的儿女常常向父母报喜不报忧,惟恐父母担心,老人走后,反而忘了心疼老人;更多的人只是顺应一种仪式,不清楚祭祀的主题是表达对先人的敬重与怀念,是对故人报恩和为亡灵祀祷。最好的告慰,莫过于告诉亡者,家人平安健康,生活吉祥,新置了产业,新添了人丁等等。子曰:“祭如在,祭神如神在。”亡者在天有灵,一定会欣慰。

如果说“学而不思则罔”,那么,“祭而错思也罔”。曾子在两千多年前就说:“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谨慎地对待父母的去世,追念久远的祖先,自然会培育出淳厚的民风。何况在先人面前,有多少人没有愧疚?清明祭奠,理当包括先烈,想起他们生前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此刻我们唯有感恩。若一定要替自己着想,不妨在这里反省自身,用先人的品格规顺自己。感恩怀德,自省自强,就是最好的祀福求运。

如今,既要抵制那种把祭奠场当活人的名利场,不搞铺张浪费,盲目攀比;又要防止把世俗的陋习强加给先人,如烧“二奶”和所谓的“高科技祭品”。这里也有少年儿童,大人怎么做都是示范。清明节的由来,简言之,就是介子推“不图回报的给予”和晋文公“无以为报的感恩”。祭而错思,为己而拜,不仅辜负了自己的祖先,也愧对这个神圣的节日。(红网评论公众号推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