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箭双雕解“抚小”与“养老”之困

(2016-03-07 09:29:35)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红网评论:http://hlj.rednet.cn/c/2016/03/05/3925356.htm
      34的中青报第二版头条报道“想生二孩,问题是谁带”,第三版头条报道“569%受访者明确表示愿意‘带薪’回家护理老人”。不管编辑是有意还是无意,“抚小”与“养老”两大社会焦虑的问题同时进入视线,很容易让人联想并进行“脑补”。

笔者想起了新加坡近几年推行一项购房新政:父母子女购房成近邻,如果是首次购买政府组屋,可以获得四万元(相当于人民币20万元)购房津贴。此举一是解决了父母可以就近帮助儿女带小孩,二是解决了父母年岁大了之后儿女们赡养的便利。这项购房政策获得市民的拥护,促进了大家庭建立紧密联系。

这个办法对于幅圆辽阔,人口迁居复杂,一个大家庭并不一定在一个城市的中国来说,效力作用不一定比得上一个城市国家。但父母子女在一个城市的毕竟会是多数,如果借鉴,还是会惠及相当一部分人。按这种一箭双雕的思路,可以引出更多新的办法。

比如,由政府补贴,儿女“带薪”回家护理老人,虽然面临一些质疑,但在独生子女大部分进入成家或中年的社会,它是国家对于社会为计划生育付出代价的一种反哺。现在政府鼓励生二胎,仍然关联这两代人。既然养老政府可以出钱,养小出钱也符合逻辑。需要注意的是,补贴“养老”主要针对有困难的失能或失智老人,补贴“抚小”主要针对抚养二孩在经济和时间确有困难的群体。

按这个思路再看,为了鼓励生育二胎,从国家到各省市,都进一步延长了女性生育的产假,上海增加30天,山东增加60天。同时,很多地方新增了男性陪产假,这类看似利好的政策,其实催生了另一个问题,那就是生育女性将遭遇职场更加严重的排挤。为此,不妨考虑男女双方享受同等长度的假期,或者缩小男女休假时间的过大差距,前提是男女轮休,这既解决了在生育问题上的男性缺位,又一定会大大弱化社会对生育女性在就业方面的压力。同时也就减轻了老一代人在“抚小”上的负担。

“抚小”和“养老”不单是一个家务事,在一个家庭,它是精力问题,也是经济问题,在一个社会,它都归结为一个社会保障问题。还有许多环节可以统筹考虑设计政策。同时,不论是老人还是儿女,既要提倡家庭担当,也要有社会责任意识。“软件”不配套,再好的“硬件”有可能成摆设。(东湖评论、长江时评、飞天时评用稿)

 

 

新闻链接:

http://www.kaixian.tv/gd/2016/0304/346917.html

http://news.xinhuanet.com/health/2016-03/04/c_128774166.htm

http://www.65singapore.com/news/sinnews/38637.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