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村官顶风违纪的“勇气”何来 ?

(2015-09-11 16:17:40)
标签:

时评

分类: 时评系列

    飞天时评:http://opinion.gscn.com.cn/system/2015/09/11/011112404.shtml

    据报道:山东省一社区党支部书记唐继和,因失控的喜宴、跑偏的考察“摊上大事”后,坦言“自己只是一名村干部,上级关注不到这么基层”。有人认为他顶风违纪是令利智昏,狂妄自大,而笔者认为,在这背后是他内心深处有一种“自卑”。

  就政风民风来说,村官就是群众的引领。尽管在庞大的官员队伍中,村官处于最低层;在国家级官员面前,村官确似微尘;在体制管理中,村官也许不是官。村官的“自卑”源于“位卑”,还有官场末途之卑,因此心存侥幸,以为是苍蝇攻击大象,没有风险,陡增一股顶风违纪的“勇气”。

  唐继和的“自卑”,不是官员应有的“谦卑”。他在上级面前可能是猥琐、谦恭的,在百姓面前一定是牛逼的。要不然,他不会在当地豪华酒店两次摆出“不多见”的大酒局,不会在全国性高压整肃面前,带领村组长们“逆行”长江上游景区。并且是在群众路线教育的过程之中和之后。

  可见,这种“勇气”不是正理正气,而是歪理邪气。官职最小就可以放纵私欲,远离庙堂就可以胡作非为,难怪不少人说,省部级官员弄个几十万或几百万根本就不算贪。这都成为大小官员贪而无愧的理由,正是这些莫须有的理由,鼓起了他们填充私欲的“勇气”。

  “勇气”源自自信就不足为奇了。可惜不是“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除了后台硬、法不责众衍生的自信,还有一批多年来将权力玩弄于股掌,视群众为玩偶,十八大以来不收手也风吹不倒、雨打不败的人,要么躲进“青纱帐”里偷吃“农家乐”;要么做完反腐报告,就义无反顾地继续走进豪楼雅阁。他们是“自信”的哥哥“任性”。

  如今,一些退出江湖多年的官员,被反腐大潮荡涤出来,受到查处,相信会大大震慑一批即将到站下车,手中有权而趁机捞一把的人。但官员的挺而走险,会以新的形式出现:一些在近几年受到过违纪处理的官员,遇到唐继和一样的家事,会有“再背一个”又如何的冲动;一些自我感觉良好而长期没有得到任用的官员,会有“爹妈不疼儿自恋”的倾向;有人为了让儿女和家人(或同党部下)满意,觉得付出一点也值得而不管不顾。

  找不到党员干部的正确坐标,或顾影自怜寻自慰,或夜过坟场吹口哨,从而滋涨顶风违纪的“勇气”。由此看来,纠风反腐初步形成“不敢”态势,这个估价会不会过高,值得审视。严厉的“堵”与合理的“疏”,相得益彰还任重而道远。村官唐继和认为“体面地操办孩子的婚事,是正常人情世故,应该不是什么错误”。可见,离“不想”隔得这么远,怎能坐实“不敢”?

  曾经有市长在篮球场上面对专业球员勇当“灌篮高手”,县委书记在省级交响乐团陪伴下演奏二胡“半夜惊魂”,如果说这是献丑的“勇气”,那么顶风违纪的大小官员,他们或自卑、或自信、或自欺、或自恋,与献丑者一样,其本质都是“自私”,是一种自私的“勇气”。

  常言说“无私才能无畏”,在对官员的教育管理中,不点准点痛“自私”这个穴位,让他们得以乔装或者真的是非不明,荣耻不分,“勇气可佳”就不足为奇。扑灭这种“勇气”,就是要乘“三严三实”之势,对发生在群众身边的顶风违纪,像打“探头球”一样,迎头痛击,以儆效尤。(西岸时评、长江时评用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