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华赠书”主要是精神召唤

(2015-08-18 08:25:47)
标签:

教育

时评

分类: 教育系列

长江日报:http://cjrb.cjn.cn/html/2015-08/18/content_5466727.htm

高考录取工作已经结束,准大学生们陆续收到大学的录取通知书。今年,清华大学校长邱勇将《平凡的世界》一书随录取通知书一起寄出,作为给新生的第一份礼物,受到大家的热议。(8月17日《中国青年报》)

准大学生与大学的初见,不同于曾经与中小学的多次相见。因为这是一个人成年之后,第一次独立认知社会的一个方面——自己的大学。比起大学招生时的许诺、录取通知书的匠心、校长致辞的出彩,赠送一本《平凡的世界》,是那么不带功利、不需技巧、不屑华丽。

然而,中青报社会调查中心对2054人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63.9%的受访者认为“清华赠书”的做法有助于培养新生良好阅读习惯。笔者以为,清华校长赠书,是一种价值导向,更是精神召唤。赠书不能说没有倡导阅读的意向,但清华要励志新生阅读,有钱钟书“横扫清华图书馆”足矣。

当莘莘学子实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清华梦,需要一块有份量的石头,为大功告成之后的兴奋、失重、空虚、浮躁和迷惘压阵,《平凡的世界》就是这样一块石头。

大学生都能把自己的清华岁月当作“平凡的世界”吗?不见得。如今,即使是寒门学子上清华,注定不会重演孙少平当年的窘境。但谁拥有《平凡的世界》中主人公们那样的价值追求,他一定会有不一样的清华轨迹。这或许是邱勇校长的良苦用心。

《平凡的世界》砸向哪一个新生,都是一块试金石。娇子们能不能接受“平凡”,就看你能不能感受出其中的深刻;学霸们能不能主宰未来的“世界”,就看你是否从内心认同劳动的价值。这本名著对于以理工科为主的清华新生,也许是你丰满人生的一次宝贵邂逅。若有人第二次接触,如果你忍不住回头,那恭喜,你已经进入角色了。

笔者有一个侄子的初中阶段,也是一个暑假,得知老师推荐了《平凡的世界》,关心他的长辈都觉得,如果孩子能读进这本书,家长很多话都不必说了。是不是这本书滋润的效果不知道,反正一个从小不被寄予太大期望的孩子,后来考上了名校、入了党,长大后善良、进取、孝老、睦亲、节俭、吃苦,冥冥之中,也许得益于初中那次精神召唤吧。

给学生赠送《平凡的世界》,与其说是校长的见面礼,是清华的人文广告,不如说是精神世界的召唤。问题是,当准大学生们被激发出了精神的渴望,清华的教学与生活,你是否准备好了?(红网评论、东湖评论、西岸时评、飞天时评用稿)

 

新闻链接:http://zj.people.com.cn/n/2015/0817/c186947-26008791.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