褚时健的“慎写传记”和“重铸人生”
(2014-11-25 13:36:10)
标签:
时评 |
分类: 时评系列 |
褚时健早在担任玉溪烟厂厂长时,想跟他写传记的人一大把,而最新传记的第一作者先燕云并不是第一个。已经写过的传记,褚时健并不认可:“没有经过我的同意,很多内容道听途说,虚夸的东西太多。”这样苛求,不仅仅是传记主人翁的一种谦虚与低调。
褚时健对过去许多传记不认可,恐怕主要原因是,他不想让传记落笔在自己陨落之时,也不想被文学掩饰了比文学更生动的人生。现在同意让先燕云写,是因为他在古稀之年实现了“触底反弹”。最让他上心的不是出书扬名,是看重自我价值,是不服输的执着追求。
不论是人生的高峰还是低谷,不论是东风吹还是西风来,坚持自己的人生习惯,要做事情,把事做好,但有一个前提,要认准,自己心里要有数,做靠谱的事。当初领军站到红塔山顶,二次创业在哀牢山脉,他做的事,不同凡响,不容小觑,出书顺理成章。有些刑犯把写书出书作为人生退而求次的选择,而褚时健不,他要的是做事。
如果比比他之后的贪官们贪污的天文数字,特别是后来的“小官大贪”,他会觉得自己有多怨;如果他听信当初关于“国企老总贡献大回报少”的同情,他会很难认罪伏法;如果他的余生指望当初在位打下的伏笔过活,他不可能在古稀之年后重新“上山”(第一次是红塔山)。褚时健再次神奇,是因为他没有“如果”。
古今中外的励志人物不少,但身心创伤屡屡的老人,能够重新书写商业神话,再次影响其它企业家,至少在当今中国,褚时健算是唯一。86岁的他,还在盘算着五年规划和十年规划。很多年轻人总是突破不了自己人生的瓶颈,有些浪子总是回不了头,在摧而不倒老而不朽的褚时健面前,谁不应该好好反省。
要说当今影响最大的企业家,当是马云,马云最近在乌镇互联网大会上的讲话,有两个重要理念,竟然与褚时健的人生之道也是经商之道不谋而合。一是“利他”。只有让别人成功,才算自己成功。他们几乎说过同样的话;二是“金钱”。马云用互联网的故事,褚时健用二次创业的经历,共同解读令常人费解的“人追着钱没意义,钱是追人的。”
“现在是阿里巴巴最危险的时候。”马云的这句话,正好应验了褚时健当年在顶峰上跌落的历史遗憾。这是不是褚时健影响了马云不重要,重要的是成功的商道必定是居安思危,以失败为师。
书作者先燕云在序言中表示:“这十多年间,我们多次谈到了传记的写作,如今到达了人们口中的‘第二次辉煌’,我们终于可以平静地面对所有的经历。这时候,也许才是写这本书的最好时机。”依笔者之见,与其欣赏书作者的眼光和时机的把握,不如认可褚时健“我这一生可能真的有点东西值得写一下”的自我判断。
万科集团董事长王石用巴顿将军的名言评价褚时健:“衡量一个人成功的标志,不是看他登到顶峰的高度,而是看他跌到低谷的反弹力。”在这个宏大意义之下,笔者给褚时健续写两句:潜心种橙,给市场来命名;重铸人生,让别人写自己。
这本书是商业传奇,更是人生宝典,值得期待。可贵的是,褚时健出书,一心想着要对年轻人有帮助,给社会输入正能量,哪怕是触痛历史的伤疤,也是为了更好地释放浴火重生的精神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