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急需打开家门口的“地锁”

(2014-05-23 22:25:44)
标签:

杂谈

分类: 时评系列

201411,《北京市机动车停车管理办法》开始施行,针对停车难题,办法中提出了诸多严格条款,实施5个月,但小区私设地锁仍然存在,特别是由物业统一管理、出租的固定车位地锁,还没有统一的解决办法。(511《人民日报》)

北京市实施包括地锁在内的停车专项管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应该成为其它城市停车管理未雨惆缪的借鉴。正如报道所说,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在道路、小区里私设地锁的情况在许多城市普遍存在,那个两家争抢一个车位的小品正在不断被复制和放大。

笔者开车回家,经常在小区内碰到空车位被地锁锁定,被逼停在小区外,整夜提心吊胆。地锁不仅在小区内出现,在道路两旁的公共服务机构门前也以各种形式存在。有些小区空地本可停车,却被人为裁上石柱,车辆被迫停在路上。小区出现地锁,有一个重要原因,小区之外的社会车辆进入小区挤占了车位,因为门卫根本不验证是否小区内业主,明显是反用“居住区内的停车场在满足业主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向社会提供经营性停车服务”的规定,有逐利之嫌。这反过来成了小区车主私设地锁的理由,最终导致物业默认地锁。

武汉市关于停车管理的规定,如果我网查无误的话,应该还是200881日起施行的《武汉市机动车停车场管理办法》,在“专用停车场”和“道路临时停车场”两章中,没见关于地锁管理的任何约束内容,可见这个办法已滞后于城市车辆发展了。武汉已经进入汽车社会,要处理好停车问题是交通管理的重要内容,而擅自设置地锁,就是加剧停车难的一个新的死结,交规和城市管理需要行的文明,现在停的文明已经迫在眉睫。

眼下官方有一个形象的说法,就是打通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小区停车算是最后一公里的终点,理当“利民之事,丝发必兴;厉民之事,毫末必去”。虽然小车不再是有钱人的“宠物”,但多数私车主在停车消费上尚不够大气,有些新小区地下停车场售卖不出去,说明他们仍指望小区路面停车场的雅量,但地锁必然会影响他们享受汽车生活的心情,因为他们尽管行到了家门口,却因车停不下来,还是无法愉快地回家。

新闻线索:http://society.people.com.cn/n/2014/0511/c1008-25000994.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