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仅靠“硬功夫”保不了校园“软安全”

(2014-05-13 16:36:02)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育系列

泡妞证、人妖证、色狼证、发春证、流氓证等重口味的证件卡片,在部分小学生中很是流行。日前,市民曹大爷就被小学一年级的孙子颁发了“傻逼证”,面对如此“殊荣”,曹大爷既气愤又无奈。(5月5日《重庆晚报》)

中小学校学生的人身安全已经引起重视,校园大门除了门卫师付,配有保安,关键时段还有民警上岗,门卫室有针对性配备了铁叉、电棍、头盔,可谓有备无患。但是,铜墙铁壁能挡住暴力侵犯,却挡不住非暴力形式的对学生心灵的污染。

对校园学生的伤害,暴力往往是偶然的、剧烈的、显性的,而低俗文化的侵害却是悄悄的、隐性的“润物细无声”。如玩卡片的男生进行角色扮演,很难说不是他人生的预演。除此之外,还有不安全的儿童玩具,对学生极具诱惑的电子游戏室,没有卫生保障的食杂店,更有一些不堪入目的发廊。对这些污染源,小学和幼儿园的孩子不明就里,觉得好玩就误入圈套;但对中学生,发廊之类无疑就是公开的诱惑。

对于来自校园外的软侵害,校方很多鞭长莫及,尤其是应试教育的压力,老师顾不上也管不过来,只好由家长干着急。像康居西城小学学生“颁证”被曝光,校内采取没收,校外由工商部门取缔,这是孩子们的幸运。现实中,学校身处不良软环境,被“温水煮青蛙”,乐在其中而不知其险的孩子,并不一定都有这样的幸运。

重庆尚文尚爱心理咨询诊所咨询师夏娟表示,小学生对于“色狼”、“发春”似懂非懂,觉得新鲜、刺激,因此才爱玩。夏娟认为,制止小孩接触,只能起到一定作用,更重要的是通过家长、老师的教育,提高小孩的品味和鉴别能力,自觉地不去接触这些低俗的玩具和游戏。

解决校园“软安全”,要寄希望于整个社会得到净化,对不择手段向孩子下手赚钱实行“零容忍”,但安全的校园软环境永远是一个追求,“禁止”和“取缔”也是治标的“硬功夫”,学校有责任在校园“软安全”上有所作为,从沉重的应试教育中走出来,花点时间作些“软风险”预警,引导孩子们分辨是非、鉴别美丑。特别是在小学阶段,把培养道德品行,真正摆在学习知识的前面。保障了儿童的“软安全”,他们长大后自然会有“软实力”。

 

新闻线索:http://news.ifeng.com/a/20140505/40146667_0.s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